朱元璋虽然是大老粗,但是他当皇帝之后对子女的教育极为重视,他聘请名儒教导儿子们,所以朱元璋的儿子都享受到了顶级的教育资源,在这种环境下,自幼还聪慧的朱柏自然成长的极为卓越。
根据《明史》记载朱柏生性好学,喜好读书且十分勤奋,经常读书至深更半夜,即便外出时朱柏随身都装着几本书,在马上或者车中都不忘读书,每遇山水胜景朱柏都会心生感慨或赋诗或作文,朱柏还十分喜好道家经典,给自己还起了一个道号紫虚子。
不光爱好文学,朱柏还喜好研习兵法,而且他的膂力还十分过人,善于骑射,还精通使用各种武器,颇有豪侠气概。
洪武十一年(1378年)年仅7岁的朱柏受为封湘王,但是由于当时他还年幼,先不用去外地就藩,在洪武十八年(1385年)时,按照朱元璋定的规矩皇子年满15岁即可赴藩国就藩,因此朱元璋在这一年为朱柏举行大婚,给他聘娶了海国公吴祯之女吴氏为湘王妃,命他携妻子赴封地荆州就藩。
在朱柏离开南京时,按照规矩朱元璋会亲自为赴外地就藩的儿子们送行,朱元璋同时还会赐给每一个儿子一条玉带系在腰间,当时朱元璋恩赐玉带之后,就让皇子们转过身去让自己看看腰带后方饰品怎样,别的皇子都转过身让朱元璋看,唯独朱柏没有转身,他是将腰带转了过来让朱元璋看,因此朱元璋就纳闷问他为何不转身,朱柏答曰:“君父不可背也!”
朱柏这一番话显示了他极为忠孝,因此朱元璋十分感动,由此更加喜爱朱柏。
朱柏一生都拿自己的父亲朱元璋当作偶像和榜样,他到了荆州之后也不忘朱元璋的教诲要刻苦学习,朱柏到了封地没有像其他皇子那样脱离了朱元璋的约束,就如同脱缰的野马一般不再认真学习,朱柏反而是极为自律,继续勤学苦读,并且还在荆州的藩邸修建了一座“景园阁”,专门聘请名儒修书,朱柏请这些名儒仔细校对古籍,把一些残缺或者有错误的古籍校正后重新出版,希望能让这些古籍名着传承后世。
当初朱元璋大封诸子到各地当藩王除了是为巩固太子朱标的地位,还有一个心思就是朱元璋希望自己的儿子们能替大明守好江山,因此他才会把诸子分封到各地为王。
而朱柏也确实做到了父亲朱元璋对儿子们守好大明江山的要求,在朱柏就藩荆州后,湖南常德一带爆发了蒙古降兵发起的叛乱,这些蒙古降兵叛乱流窜至荆州虎渡河一带,对荆州百姓造成了很大困扰,朱柏得知降兵叛乱的消息之后,立即率领藩王卫所的士兵去平定叛乱。
朱柏在大战前更是鼓励手下士兵:敌兵锐甚,必有以挫之。令渐沮衄,若纵使得入塞,遗祸将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