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多的历史前车之鉴摆在眼前,不管是张丹青还是李景隆,基本上对燕王朱棣装疯的这种现象都并不怎么相信的。
毕竟历史上通过装疯卖傻来躲过一劫的,这样的例子不要太多太多了。
古代有许许多多韬光养晦的人,他们一时不得志,不得不倚仗他人,活在他人的阴影之下。往往这些人又都是野心勃勃之辈,所以在他们不得志的时候不能太过张扬,甚至不得不装疯卖傻,以示自己的忠心,或表明自己是个废物,对于对手没有什么威胁。
而为了保全自己、让对手消除戒心,“装”就得装得像,就得真的像疯子一样披头散发、胡言乱语,甚至做出一些违反人类正常活动规律的事情来。
一、勾践
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众所周知。公元前492年,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勾践、范蠡等越国君臣被送到吴国,勾践与其夫人住在一间破小的石屋内,替夫差养马,范蠡则成了夫差的奴仆。作为战败国俘虏,勾践可谓受尽凌辱。
在吴国当牛做马的两年里,勾践本本分分,做了一个听话的好学生。有一次夫差生病三个月还没好,范蠡偷偷给他算了一卦,算出来到三月壬申的时候病会好,然后建议勾践“求其粪而尝之,观其颜色,当拜贺焉,言其不死”,赶紧表忠心去。
勾践于是故意去看望夫差,巧合的是,刚好碰到夫差大便完毕,勾践“即以手取其便与恶而尝之”。细细品尝色、香、味之后,勾践装作一副很懂的样子,道“王之疾至己巳日有瘳,至三月壬申病愈”,勾践说得有理有据,令人信服,夫差忍不住赞道“仁人也”。
后来夫差果然在三月壬申病愈,就更加信任勾践了。以至于伍子胥在夫差面前说勾践坏话,夫差反而极力为他辩护,其中有一语“亲尝寡人之溲,是其慈也”,夫差彻底被勾践的尝粪之情蒙蔽,对其相当信任,后来更是让他回国,放虎归山,最终导致吴国被灭,夫差自刎而死。
不过勾践也因为尝粪留下了口臭的毛病。
二、慕容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