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争吵(2 / 2)

过早称王的后果之三,就是贪图享乐。

称王后的陈胜,面对已经取得的一点小成就,沾沾自喜,尽情享受权力和王位带来的虚荣。不再亲临战事一线,不再与当初的贫苦农民并肩战斗,导致他和义军官兵离心离德,战事每况愈下。

第二,言而无信,诛杀功臣。

陈胜的另一句名言是“苟富贵,勿相忘”。但当初的田垄伙伴前来投靠他时,他的不屑一顾和傲慢冷酷就显露了出来。他甚至诛杀了因一时不小心说错话的长工同事。对同事如此,对老丈人同样无礼。见面时“长揖不拜”,老丈人只好扔下一句话:“怙乱僭号,而傲长者,不能久矣!”愤而离去。

至于葛婴,在不知陈胜已经自立为王的情况下,拥立了楚国贵族后裔襄强为王。其目的不外乎稳定军心,安抚百姓。且在得知陈胜称王后,及时采取了补救措施,斩杀了襄强。但陈胜仍不能容,取了葛婴的性命。

葛婴对陈胜忠心耿耿,稍有差错便遭致杀身之祸,这种做法未免让其他功臣寒心。

吴广的死,陈胜也难脱干系。

周文在西征路上高歌猛进,几乎没有遇到秦军的抵抗,直抵函谷关,距离咸阳仅百十里地。胡亥慌了神,遣章邯率一干死囚,以不要命的打法,大败周文于渑池,周文自杀身亡。消息传到荥阳,吴广已率部围困荥阳数月,久攻不下,军心不稳。

吴广部将田臧、李归担心被章邯和城内守兵内外夹击,劝说吴广早作打算,但吴广不为所动,决意攻下荥阳。

田臧、李归等随即假传陈胜王命,“吴广久留荥阳,暗藏祸心,蓄意谋反,我等受陈王命处立斩”。斩杀吴广后,田臧修书一封,将情况报告陈胜。

陈胜的表现相当反常,不但没有问罪于田臧,反而任命他为楚国的令尹,着其率部阻击章邯。

吴广在大泽乡和陈胜共举大事,为成功起义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和陈胜算是患难之交,又是陈胜敕封的“假王”。陈胜对吴广的死如此冷漠,莫非早在他的预料之中?抑或就是他的授意?

第三,陈胜、吴广缺乏战略眼光和领导才能。

当初,张耳、陈余苦劝陈胜暂缓称王时,还有一个战略目的,就是希望陈胜拉拢各国贵族后裔,聚拢人心,凝聚力量,协助他们反抗暴秦,恢复旧国。如此一来,何愁霸业不成,反秦不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