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之役爆发,平安是“反燕急先锋”,在与燕军的作战中,异常拼命。建文二年(1400年)四月二十五日,平安率军挑衅燕军,朱棣亲自出战,结果被勇猛异常的平安杀得连连退却,还几乎被平安的槊刺中,幸亏朱高煦及时赶到,才得以幸免。
明日再战,安击败燕蒋房宽、陈亨。燕王见事急,亲冒矢石力战。马创矢竭,剑折不可击。走登堤,佯举鞭招后骑以疑敌。会高煦救至,乃得免。当是时,诸将中安战最力,王几为安槊所及。已而败。
朱棣举兵“靖难”,平安是最难对付的猛将之一,屡次重挫燕军。不过,朱棣毕竟技高一筹,建文四年(1402年)四月,灵璧之战中,朝廷军粮草短缺,平安决定率军转移到淮河去寻找粮食,并与诸将约定,当夜听到三声炮响马上出发。没想到燕军突然进逼灵璧,发射三炮,朝廷军误以为是出发的信号,争相奔往营门,于是营中大乱,燕军乘机进攻,大败朝廷军,平安力战被俘。
平安屡次痛击燕军,让燕军诸将吃了不少苦头,人们早就对他恨之入骨。所以,平安被俘的消息甫一传来,诸将立刻劝朱棣诛杀平安。
可是,朱棣却不想杀平安。平安是员难得的猛将,朱棣惜才;平安是他昔日忠实的旧部,朱棣念旧情;平安是朱元璋的养子,朱棣想给先帝一个面子。
朱棣下令将平安押至面前,问:“你有几次可以杀我,但为何没有伤害我的身体,却只是刺破我的衣服呢?”
显然,朱棣给了平安一个活命的机会,平安只需借坡下驴,说朱棣是太祖皇帝的儿子、建文帝的叔叔,根本用不着恶心地奉承朱棣,朱棣便会顺着他的话说:平安还是忠于我的,只不过迫于无奈,才替建文帝卖命。然后将他赦免。
但朱棣万万没想到,平安居然梗着脖子说:“我只刺破你的衣服,而不杀你,不是忠于你,而是想活捉你。”
朱棣一阵尴尬,长叹一声:“先帝的养子,如今只剩下你了!”于是赦免了平安。
燕王惜其材勇,选锐卒卫送北平,命世子及郭资等善视之。
靖难之役以朱棣的胜利告终。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七日,朱棣在南京正式即皇帝位,取代建文帝统治天下。对于建文帝旧臣,凡不拥护朱棣者,朱棣一律予以诛杀,杀得哭声震天,横尸狼藉,血流成河。
但令人意外的是,尽管平安仍旧忠于建文帝,朱棣却没有对他痛下杀手。恰恰相反,平安还得到朱棣的重用,先被任命为老巢北平的都指挥使,又升任行后府都督佥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