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2 / 2)

户部最省事的办法,就是银子不够便向老百姓加税。可夏原吉自己也是穷苦出身,他知道老百姓有多难。

尽管开支很大,但夏原吉都一一化解。在为百姓谋福和为朝廷办事之间,实现了双赢。

应该说,没有夏原吉,就没有朱棣的“永乐盛世,”。

可这么一位“财务总监”,在为朱棣服务了19年之后,却被突然送进了牢狱。

当时,刚建成的北京三殿因遭雷击起火,朝廷让户部筹措资金修缮。同年,朱棣想要第五次远征漠北,这让夏原吉非常为难。

作为户部尚书,没有人比他更清楚朝廷的家底。于是夏原吉以节省财力、爱惜龙体为由,跪求朱棣放弃北征。

朱棣大怒,将夏原吉革职下狱,并下旨抄了他的家。

可锦衣卫搜遍了夏府,居然发现这位正二品大员,主管财政的“钱袋子”,竟然家无余财,只有几件破烂衣裳和盆盆罐罐。

曾有人用“宰相合肥天下瘦”来评价李鸿章,。但夏原吉却是“肥”了国家,“瘦”了自己。

太子朱高炽,多次为夏原吉求情,可朱棣就是不允。这位好大喜功的皇帝想要证明,没有夏原吉,他照样可以实现自己的文治武功。

第二年,朱棣开启北伐。可事实证明,没有夏原吉,他真的“玩不转”。

因为粮草供给跟不上,大军无功而返。两年后,朱棣再次北征,在到达榆木川,时,朱棣病危。

据《明史,》记载,在交代完后事后,朱棣说了他人生中的最后一句话:“夏原吉爱我。”

这是朱棣对自己坚持北伐的悔意,更是对夏原吉3年牢狱之灾的道歉。

当朱棣驾崩的消息传到京城,太子朱高炽第一时间跑到了大牢去释放夏原吉。

刚进大牢,朱高炽就焦急地高呼夏原吉的名字。对于接下来如何治理国家,朱高炽希望夏原吉能给自己一些建议。

夏元吉告诉他,要赈济饥民,减省赋役,并且停止郑和下西洋,以及向云南、交趾地区采办金银。对此,太子全部听从了。

在夏原吉的辅助下,仁宗,朱高炽与儿子宣宗朱瞻基创下了“仁宣之治,”。

后人将还永乐和宣德,合称为“永宣盛世,“。这个时期被认为是明朝国力最强、政治最清明的时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