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婚宴,醒来(2 / 2)

“好!”老郭回应了一句,说道:“你这女婿真不错啊老秦,又是自行车,又是几十斤肉的,你这老家伙,生了个好女儿!你有福啊!我都快羡慕死了。”

“哈哈,我也觉得不错。”秦老汉也不客气,他是真的对邹辰满意,满意到连一句谦虚的话也不愿意说。

很快,肉汤做好。

秦老汉直接拿起事先准备好的一挂鞭,摆在院子里,点头。

“砰砰砰砰砰!”

鞭炮声一响,随着帮忙做饭的老郭一声喊:“开饭了!”

院子里的人,都过来上账,入席。

这时候的吃席随份子,基本都是五分一毛,有的关系好条件不错的,给三五毛就顶天了。

当然,给的这个账目,可不能算是收入,因为将来别人家办事,还是要去还礼的。

至于每家给了多少,有专门将的村里的老先生,拿着毛笔,一个一个的清清楚楚的记着的。

记账这个事,可没这么简单,这是一个担责任的活。

凡是婚丧嫁娶,都是人来人往,人多事杂,记错了账,到最后账目对上不,这记账的人,可就逃不了责任了。

而且这个活,一个人还干不了,收钱入账都是一个人的话,这记多记少,都是一个人的事,就更容易出问题。

比如假设张三给了一块,记五毛,最后从总账上拿掉五毛,放进自己口袋,因为账目是对的,主家也不可能察觉,这事主家不是亏了吗?总不能拿着账单挨家挨户再问一遍都给的是多少吧?显然没有人会这么干。

再比如,这记账的人,是一个正直的人,但来来往往这么多人,又要收钱,又要写账,难免出错,如果有了纰漏,他即使是清白的,也会有人怀疑他的。

所以计账这活,一个人,干不了。

经过多年传统下来,宴席记账,就变成了固定的两个人的活。

一个负责收钱,只看钱。

另一个则责入账写记,只负责写,不摸钱。

这是规矩。

“秦金贵,一毛!”

负责收收的接过钱,喊了一个人名,并把钱伸到记账的人眼前。

记账的人看了一眼毛票,确认无误后,落笔入账。

在记账者规规正正的用毛笔字,写下‘秦金贵,壹毛’的同时,管钱的人,正盯着看写的是否对,一但出差,他会提醒。

确认无误,管钱的人,则把钱,装入一个专门由他保管的皮包里。一般情况下,这个皮包,管钱的人会手不离包人在包在,就是上厕所,也要亲自拿着去,直到宴席结束后,才会把这个交给主家,并和记账的,一块给主家点清账目,这事才算完毕。

“不错啊,在这种规则之下,不管是收钱的人,还是记钱的人,都能相关监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