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五年,开始安定。
待到大明步入正轨,朱元璋这才有空闲出来,开始巡视自己一手缔造的大明江山。
朱元璋是历史上第一个以平民为主的君王,他本人也是贫寒之人,对平民的生活更加关注。
他知道这里的人都是勤劳仁慈的,只要不是被逼到绝境,什么都能忍,所以他在建国之后,也做了不少有利于子民休息的事情,现在也是时候自己过去看一看了。
朱元璋一边说着,一边对着身边的人说道:
“让他过来,跟我们走一趟。”
身为一国之君,他当然要把标拿出来,让他见识一下真正的社会。
到了临行前,十来岁的小皇帝朱棣,也要跟着一起去,朱元璋一高兴,就把他也一起带走了。
因为是新朝,所以朱元璋并没有离开很久,而是在京郊的一个小村庄里转了一圈,然后就回家了。
然而,就在他们刚刚坐下休息的时候,就听到了这句话。
“今日周公子可曾到过?我是从隔壁县赶来的,有个问题要向周先生讨教。”
街道上,有几个穿着破烂衣服,皮肤黝黑发黄的老人,正在向一个人打听情况,一看就是贫农。
“周先生”之名一出,朱元璋等人顿时发现街上所有的路人和商贩都停了下来,热情地打着招呼:
“他来了,他来了。”
“你快走吧,我的故事也快结束了。”
朱元璋原本还在旁边偷偷摸摸的,看到这一幕,顿时来了兴趣,对着路过的行人问道:
“你们说的那位周公子,到底是谁?在本地很有名气?”
那人一开始还有点不耐烦,但一听对方要找的是“周先生”这个名字,立刻赔笑道:
“你们不是本地人吗,这位周先生,三年前就来到了我们县城,因为他帮了我们不少忙,大家都叫他一声‘先生’。
朱元璋和朱标一听说这位大贤者,眼睛都亮了起来,现在国家百废待兴,他们需要的就是人才。
只是这几年战火连绵,人才济济,朱元璋和朱标两个人一直在为这个问题发愁,一直在寻找合适的人选。
朱棣却是一脸的无所谓,冷笑一声:
“哪里有大贤者,在这个偏僻之地,只怕一个不识字的人就能把自己说成是大贤者。”
朱棣的话音刚落,街道上所有关注此事的百姓都投来了愤怒的目光,那个被拖走的路人更是愤怒地一挥衣袖,对着朱棣吼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