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举手之劳而已(2 / 2)

他认为周老爷并非信口开河之辈,只是那番话着实刺耳,让朱元璋这个一手缔造了大明江山之人难以忍受。

你怎么能证明你说的是真的呢?

朱棣看了看自己的老爹,又看了看周成,心里很不是滋味,只好悄悄扯了扯男主角的袖子,希望他能把刚才说的话收回去。

要不要我扶你回家休息?”

“慢着!”就在这时,一道声音传来。

不过,也有一些人,在意周成的话,在意大明的前途。

“周大人此言何意,可有证据?现在大明国泰民安,我们可不会相信你的鬼言。”

周成哆哆嗦嗦地爬了起来,漫不经心地说:

“不信的话,可以去翻阅一下各地的县志、州志,就能看到从上个世纪到现在,是不是一年比一年冷,气候越来越恶劣,南北温差越来越大,江水也越来越多。”

“整个夏季,农作物产量都在下降,旱灾接踵而至。”

“每一个地县志州志都有记录,多看看就明白了。”

说完,周成摆了摆手,转身离开,完全没有想到自己会闹出这么大的动静。

听到这个消息,朱元璋心里很不是滋味,他知道周先生不会信口开河,但心里却是巴不得这个消息是真的。

没人再吃饭喝酒,朱元璋挥了挥手,命人将桌子上的东西全部收走,然后转身对着众官员说道:

“听到了吗,把各地的县志、州志都给我找出来,另外,多找几个地方的人,多打听打听。暂时什么都不要做,赶紧让我看看,整理一下!”

“是!”文武百官们也知道这件事非同一般,当即恭敬行礼,神色肃穆。

朱元璋负着双手,站在院子里,眺望着远方的水田。

“若真是如此,那这位周公子,便是老天爷派遣下来,帮助我大明度过这一劫的那位。”

朱元璋如此看重这件事情,没有人敢怠慢。一道道旨意一出,四面八方皆是行动,朝中的官员,更是彻夜翻阅着递上来的县志州之书。

数天之后,一封奏折就摆在了朱元璋的桌子上。

朱元璋、朱标等人都在,将奏折念了一遍后,所有人都沉默了下来,整个皇宫都安静了下来。

一直到朱元璋一口长长的叹息,这一口气,终于打破了沉寂。

朱标走到朱元璋面前,说道:“父亲,所有的证据都证明周大人说的没错,我们必须要认真对待这件事情。”

也有官员认为,就算有这样的迹象,天气也是无法改变的,如果天气一直在变冷,说不定还会变暖,那就没必要太过担心。

朱元璋摇了摇头,这关系到大明的江山,哪怕只有一丝的机会,他也要抓住。

朱元璋也是从灾荒中走出来的,他很清楚,一亩三分田,就是一家人的一切,关系到一家人的性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