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赋诗明志(2 / 2)

陶应又陡然拔高了声音,将手中酒樽高高举过顶,目光投向堂外的天际。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存旧恩。

念到此,背着身,依然仰望苍穹的陶应,沉默了。

“嗯?”

“没了?”

“虎头蛇尾?”

等待下文的孔融、蔡邕、陈逸三人,正惊讶于陶应诗中昭然若揭、毫不掩饰的雄心壮志,陶应突然停止不言了,心中涌起一股失望、惋惜、恼怒交杂的怅然若失感。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就在三人心痒难耐时,陶应又轻饮低吟起来。

“这陶老二,居然学会吊人胃口了!”

陈逸暗舒一口气,目光再次恢复了神采。

“还好,不用替你续补了!”

已开始想着如何替陶应补“烂尾楼”的蔡邕,也是长吁一口气,目光炯炯地盯着陶应,像老丈人欣赏女婿一般,一脸都是“满意”二字。

“后面的两句,要不要念呢?”

陶应有些踌躇,后面的两句有点露骨,不知道此时念出来,会不会惊诧世人。

当然,陶应更担心被行将就木的汉灵帝和谐掉。

“裤子都脱了,就差一激灵,还顾虑个球!”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为了对得住曹操那个原作者,陶应还是一狠心念了出来。

“一时酒后失态,孔师、蔡师、陈相,莫要见笑!”

孔融怔怔神,一脸复杂地打量了“求贤若渴、欲建功立业”的陶应好一会儿,也将杯中酒喝完。

“重光,你的志向,师已知晓!”

蔡邕也喝掉杯中酒,望着陶应,不无欣赏地赞叹一句。

“酒后真言,诗以言志,非有雄心大志者不能为此诗矣!”

继而,蔡邕内心更苦涩了。

“河东卫老二,不及徐州陶老二多矣!”

作为主人,陈逸既感慨,又落寞,想起刚刚自杀的王芬,真为之可惜。

“古人云:倾盖如故,白头如新。重光,你之志向,我不如多矣!”

……

旭日东升,晨光绚丽。

陶应睁眼,天已大亮,瞅着房间四周发了会呆,便起身。

“这三个闲汉老酒鬼,不能再跟他们喝酒,真误哥哥我的家国大事啊!”

强忍着头痛欲裂,陶应在陈逸府上安排的侍女服侍下,拾掇利索,出了房门。

“贤侄起来了,你这酒量差了点,赶不上你的雄心啊,这可不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