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有陈元龙,齐郡有步子山,两地恢复生机指日可待!”
陶应高兴,众人也兴奋不已。
“徐州无虞矣!”
如今泰山郡的匪患已除,青州的黄巾祸乱若再平息,意味着身后的徐州也就安稳了,他们的根可都在徐州。
“陶郡守,这是朗刚刚起草的齐国报捷露布,请你过目。”
王朗将一大块帛绢递到陶应手中,陶应接过,嘴角一阵抽搐,暗自腹诽王朗败家。
“啧啧,这么大一块帛绢,得花多少钱?真以为地主家的钱是大风刮来的!”
不过,陶应没敢当面埋怨王朗,求人办事,就得付出代价。
“做人不能吹毛求疵,更不能打击人家的积极性,不然就没有下次了!”
陶应细细看了一遍王朗的报捷公文,心神一阵恍惚。
“这言辞也太浮夸了,明明一个狗窝,被装修成了未央宫!”
陶应瞟了一眼洋洋自得的王朗,真相敲开他的脑瓜,看看他到底是咋想的。
“难道王朗会错了意,不是写公文,而是做锦绣文章考秀才?”
腹诽归腹诽,学习还得学习,陶应又盯着公文看了起来。
当然,问题不是出自王朗身上,只能怪陶应没见识。
古代战报,为了满足军事斗争需要,在报捷文书中会引经据典,堆砌辞藻,长篇大论。
“王治中果然大才,这文辞之华丽,引述之经典,堪称露布典范,就这般报捷天子吧!”
得到陶应的“夸赞”,王朗满意地点点头,露出一副“算你有眼力见”的神情。
王朗却不知,陶应已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不再让他写公文。
“一句话的事,非得搞这般复杂,若以后地盘大了,自己什么事都不用做了,光躺着欣赏美文得了!”
得到陶应的许可,王朗将露布绑在早早准备好的一根竹竿上,高高挂起,递给步骘已安排好向洛阳报捷的玄甲军骑士。
“呃,要招摇过市?”
王朗的一番操作,看得陶应瞠目结舌,怎么看,都像后世宣传新店开业酬宾的横幅一般。
“这般大张旗鼓,迎风招展,真的好吗?”
步骘不以为然,一副司空见惯的样子,很是赞同。
“唯有如此,方能让天下闻知克敌之喜!”
陶应一怔,继而恍然大悟。
“原来这就是‘露布’的意义啊!”
克敌制胜之际,作露布将告捷之喜与军民分享,这对提升士气,增强将士对胜利的渴望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陶郡守,齐国剿灭张饶黄巾的报捷文书已发出,济南国的报捷文书也该准备了。”
齐国向洛阳报捷的两位骑士已连夜出发,王朗准备又要起草济南国的文书了。
陶应闻言,眼皮一跳,还是算了吧。
“既然济南有陈元龙在,就让他去忙活,应欲连夜前往济南观摩一番,不知王治中有此雅兴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