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曹操的崇敬(2 / 2)

“公路此番谋青州,恐不会太顺!”

越想袁隗越不安,有些坐不住了。

“果然,盛名之下无虚士,陶恭祖有‘仁人君子’之誉,膺秉懿德,允武允文,教出的儿子,也是温仁爱民!”

曹操感慨不已,若方才阮瑀所言,真是陶应心声,陶应即便不能成为圣人、伟人,也能成为流芳千古的一代名士。

“孟德将军评价中肯,但尚不能窥其全貌!”

阮瑀也赞同曹操对陶应的评价,但觉得还远远不够。

“瑀得到陶将军一首乐府古诗,吟唱给将军听。”

借着话机,也出于对乐府诗《短歌行》的喜爱,阮瑀、杜夔这两个当朝音乐大才,一个吟唱,一个操琴,当众演绎了起来。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

杜夔善钟律,丝竹八音,无所不能;阮瑀师从蔡邕,音乐修养颇高。

二人配合,瞬间让大厅中的歌伎黯然失色。

随着杜夔的古琴声,阮瑀时而高亢,时而低沉的吟唱,使大厅中人纷纷放下手中的酒杯,沉浸在幽深的诗境之中。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阮瑀唱完最后一句,与杜夔对视一眼,心中皆有了决断。

“不再蝇营狗苟,明日东进!”

杜夔带着阮瑀,朝大厅中目光复杂的众人拱手一圈,转身而走。

“陶应的人格、学养、抱负和雄心壮志,操不如多矣!”

曹操望着杜夔、阮瑀渐行渐远的背影,目光复杂,他知道杜夔这一稽,是与众人道别的,他要去投奔陶应了。

“《短歌行》,真乃我曹操心曲也!”

听了阮瑀的吟唱,曹操如饮醇醪,甘之如饴,这简直就是唱出了他的心声,将他心中长时以来的惆怅与壮志,抒发地酣畅淋漓。

“陶重光,操之‘伯牙子期’也!”

不知不觉中,曹操对陶应的称谓也变了,心中对陶应的重视度排在了前位。

如果陶应此时在侧,知道曹操有如此心声,定然会与曹操喝上三大碗,趁着酒兴告诉曹操:“能打败曹操的,也只能是曹操本人!”

若有一天,曹操知道这么残忍的真相,会不会哭晕在茅厕里?

……

曹操走了,他脑海中始终萦绕着阮瑀对陶应剿灭黄巾的评价。

“兵甲之利,士气之壮,钱财之丰,安抚得法。”

袁绍也走了,他很不想相信出自阮瑀之口的一切,都与那曾经籍籍无名的陶应相关,但这就是事实,包括悬挂在宫门口的露布,那就是事实。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真就以为,以你一人之力,能扫平这大汉此起彼伏的叛乱?真就能维护大汉天子的威严?”

袁绍阴冷的眸子里泛出一抹不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