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了!”
许是已过了饭点,许是厨房的大厨手脚麻利,没等多久,一桌酒菜就摆上了桌。
“开吃!”
陶应顺手抓起两块大饼,将一块递给典韦,一块给了郤正,自己又拿起一块,毫无形象地大口嚼食起来。
自来了大汉,对美食,陶应已没有了丝毫期待,只求饱腹。
“嗯,好吃!”
典韦就喜欢陶应这一点,吃相很像他们庄户人家,毫不讲究,有种说不出的亲切感。
至于郤正,虽然还不适应陶应的粗鲁一面,但无论是身份、地位,陶应都甩他几十条街,他再斯文都是卑微的。
“多谢师父!”
有点受宠若惊的郤正,双手接过陶应递来的面饼,学着典韦的样子大口嚼食起来。
“嗯,这是我吃过最香的饼!”
……
“奉孝,你真不打算去招贤馆?”
与陶应三人隔着一道很重帘子的一桌,坐着颍川来的郭嘉、戏志才二人。
“志才兄,你知道嘉的心性,莫说一郡计吏,即便给嘉一个郡守,嘉也不屑一顾!”
看戏志才有继续劝说自己的意思,郭嘉很直白地表达了自己的不屑与不满。
一郡计吏,只对郡守负责,掌管簿籍,有审计郡下各县上报的户口、垦田、钱谷、刑狱以及升、降、赏、罚的参报权利。
可以说,这是个很有前途的职务。
凭心而论,一个刚刚入职的人,能够成为一郡之计吏,这已是破格任用了。
“哼,让颍川郭嘉去做一名计吏,此生休想!”
看到戏志才在招贤馆“应聘”的结果,担心端戏志才饭碗的郭嘉,心中自然不爽。
“什么量才使用,狗屁!”
在郭嘉眼中,以戏志才的能力,这已不是大材小用的问题,而是有些侮辱。
郭嘉擅长的是谋略,哪怕他再迫切出仕,也不愿替人去审计账目财务。
“没有举孝廉的机会又如何?不遂心,嘉宁愿寄情酒色!”
郭嘉与戏志才不同,他是个实在的人,做事都会考虑自己的利益,既不愿空享虚名,也不愿从底层熬起。
当然,郭嘉排斥计吏一职,也与自己的族兄郭图有关。
郭图,就在颍川太守阴修手下任计吏。
“志才兄,依嘉看,这青州已成是非之地,你也别急着出仕,不如与嘉去洛阳转转,一边游历,一边等待机缘。”
郭嘉喝掉自己杯中的酒,一边继续添酒,一边反劝起对坐的戏志才来。
陶应被免去了卫将军、济南侯,刘表成了青州牧,消息早就传遍了青州。
但身在青州的所有人都清楚,在青州屯兵十数万,又得到百万“改邪归正”黄巾流寇拥戴的陶应,绝不会轻易放弃青州。
“去洛阳?”
戏志才瞅着郭嘉,怔怔呆愣了一会儿,又无奈苦笑摇头。
“初来乍到,又寂寂无名,能得一个计吏之职,已是高用了,志才很知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