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营陵破应劭
青州。北海。营陵。
此时的营陵城,上空乌云密密层层,从半空中压下,宛如天倾。
营陵城外,刀枪如林,黑色旌旗猎猎,营盘更是星罗棋布,将城池团团包围,远远看去,犹如一头盘踞平原的巨兽。
一身甲胄的陶应,一手提枪,一手挽马,端坐在自己的卷毛黄骠马之上,一双古井无波的眸子注视着四百步开外的城头。
在陶应身后,面无表情的典韦拎着一对大铁戟,骑在一匹高大健硕的凉州战马之上,一双森冷的眸子鹰视狼顾。
与陶应平齐的左右,分别是北海提督王修、校尉吴兰。
“这应劭还真能沉得住气!”
望着站立城头一动不动的应劭,陶应发出一声赞叹。
自正月十九从长广下不其,陶应又一路从北海壮武、夷安、高密诸县到昌安县,视察了步骘、吕岱的徐州兵团备战情况。
陶应本想在昌安多修整一天,突然收到王修已接管淳于县,正朝营陵进军的消息,便又与典韦、郝帅率一千骑兵护卫,匆匆赶到营陵。
“主公,已连续两日,这应劭既不应战、又不投降,还是攻城吧?”
手持大刀的校尉吴兰,蹙眉望着伫立城头的应劭,劝陶应不要再浪费时间。
在历史上的汉中之战中,刘备能让吴兰与张飞、马超各领一军,可见吴兰的能力也是不俗的。
“吴校尉,《孙子兵法》想必你很熟,其曰:‘上兵伐谋,其下攻城’。”
陶应指了指营陵高大的城墙,三米多宽的护城河,提醒吴兰不要打两败俱伤的仗。
“这营陵是北海大城,且应劭手中有三千守军,若我们强攻,定损失惨重,这样的仗绝不能打!”
冷兵器时代,攻城一方若没有五倍于守军的兵力,没有强大的攻城器械,基本不可能赢。
“主公,我们兵力只有万余,且没有攻城器械,应劭是在等我们不战自退啊!”
侍立一旁的王修,通过连续两日观察应劭的反应,已看出应劭的用意。
“若继续相持,恐于主公不利!”
像这种比耐性、比储备实力的仗,若放在平时,王修不会着急,他更愿意看到对方最后窘迫而死。
可现在不行,不仅陶应没有时间,一心要在北海大显身手的王修也没时间。
“叔治放心,最多两天,这营陵的城门就能打开!”
陶应侧首望向王修,面带微笑地安抚了一句。
王修已过而立之年,虽然被陶应任命为北海提督,可身上不见一丝的杀伐之气,文士气息更为浓郁些。
“应仲远,你也清楚,如今的营陵,在青州犹如孤岛,旦夕可破!”
陶应在王修、吴兰等人不解的目光注视下,策马朝护城河前又走近了些,放声对站立城头的应劭喊话。
“鉴于你是个博览多闻的法学家,更愿意做学问,我不忍你死,现在再给你一条出路,你自行带兵离开青州,我绝不阻拦!”
年近四十的应劭伫立城头,神情自若。
“既然陶郡守知道应某乃学法之人,为何还劝本令临阵脱逃?”
应劭对陶应的提议不但不为所动,反而嘴角露出一抹讥笑。
“陶郡守,邵劝你悬崖勒马,莫再行叛逆之举,为陶氏招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