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贾诩之思(1 / 2)

洛阳。太尉府。

宴饮大厅,春风得意的董卓高高上座,一双漆黑的眸子不时扫视人满为患的大厅。

“太仆王允、议郎何顒、侍中周毖、尚书郑泰、尚书郎许静、城门校尉伍琼……”

“中郎将牛辅、董越、段煨、胡轸、徐荣、吕布;校尉李傕、郭汜、樊稠、张济、杨定、董承……”

“都尉董擢、董旻,太尉掾贾诩、主簿田景,部将王方、华雄、杨奉……”

文臣武将济济一堂,有那么一刹那,飘飘欲仙的董卓感觉自己就是金殿之上的帝王。

今日宴饮乃董卓临时起意。

昨日董卓如愿以偿地由司空改任太尉,不仅位列三公之首,还兼领前将军,加赐代表皇帝权力的符节,以及作为仪仗的斧钺和虎贲卫士,更封郿侯。

今日又与杨彪联手,迫使太傅袁隗在朝堂通过加封陶应为“丹阳王”的决议,还顺便解除了对自己存在威胁隐患的豫州牧黄琬兵权。

所以,志得意满的董卓,朝会一结束,献帝尚未离坐,便在金殿之中开始邀人庆贺,显得有些迫不及待。

只不过,金殿之中的大臣,董卓并没有邀到几人。

董卓在洛阳没有政治基础,没有死党故吏,没有政治联盟,今日能站在朝堂之上的,几乎都是南阳袁氏、弘农杨氏等大姓士族一系的人马。

若非董卓强将自己纳入灵帝母亲董太后的族人一系,让自己变成“外戚”,何进一系的人马也不会向他靠拢。

“袁隗老儿,老夫誓杀汝!”

面色有些难看的袁隗当堂以身体不适为由拒绝赴宴,让董卓心里既得意又不爽。

不过董卓能理解袁隗当时的心情,任谁都不会被人胁迫和利用还一起吃喝的。

酒过三巡,气氛正浓之际,主簿田景适时提及正事。

“太尉,由何人前往泰山给陶应传诏?”

陶应不遵守规则,对洛阳派去的人,一不高兴,不是杀就是囚禁,小黄门左丰被杀、中常侍毕岚、大将军主簿陈琳被囚,没人敢给陶应传旨。

“太尉,让中常侍夏恽前往泰山下诏。”

看董卓在斟酌人选,周毖推荐夏恽。

“夏恽?”

董卓一愣,想了半天才想起是谁来。

除了早早离开洛阳的毕岚,夏恽是十常侍里唯一的漏网之鱼,洛阳政变发生后,夏恽第一时间跑到董卓跟前报告了张让离宫去向。

若非夏恽是第一个来投靠的人,不太喜欢太监的董卓早就将他杀了。

此时周毖推荐夏恽,显然是要借刀杀人。

“善!”

闻弦知雅意的董卓,对周毖的善解人意很满意,毫不吝啬地夸赞一句。

“那丹阳王印绶……”

郑泰若有所思地瞄了瞄周毖,略显迟疑地望向董卓。

“印绶就让陶应自己去制吧!”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