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毖的话音一落,大将徐荣立即起身请战。
相比于上策,徐荣更看好中策。
“主公,末将愿守伊阙、广成一线!”
大将胡轸也不甘示弱,在徐荣请战的一瞬,大吼一声,起身请战。
“岳父,末将愿率兵河东,击破白波军,以解岳父后顾之忧!”
牛辅追随董卓身经百战,自然也不会屈居人后,也第一时间请战。
“末将请战!”
徐荣、胡珍、牛辅率先示范,董越、段煨、吕布、李傕等将也不甘寂寞,纷纷起身请战。
“好,不愧是追随老夫一路征战的凉州儿郎!”
董卓身经百战,自然更喜欢能打的麾下。
“尔等暂且退下,待听完仲远之策,再做定夺。”
董卓有种预感,周毖的下策更值得他期待。
“下策,联合丹阳王陶应,对酸枣、河内、鲁阳用兵,剿灭叛逆。”
周毖也有种预感,弄不好董卓会舍上两策,而选下策,这是他不愿看到的,忙又晓明利害。
“但要让兵精将广的陶应出兵也不易,不拿出让其心动的东西,恐其只会趁火打劫。”
听到联合陶应,董卓瞬间心动,这样他不仅不用还政或者迁都,连手下兵马都不用出,就可剿灭三路“乌合之众”。
“此策甚善,立即将兰台所有典籍送往鲁郡,交给陶应!”
上次陶应讨要兰台典籍,被王允、周毖等人拦阻,结果曹操、王匡、袁绍果然起兵,这让董卓对王允、周毖等人心生不满。
“主公,此时只送兰台典籍已无法诱使陶应出兵!”
主簿田景立即出声提醒董卓。
“告诉陶应,剿灭叛逆,豫州、冀州划归他治下!”
董卓略一斟酌,也觉得此时再拿兰台典籍无法打动陶应,当机立断,送出两州。
眼下无论是冀州,还是豫州,都已脱离董卓的掌控,送给陶应,董卓也是慷他人之慨,没有任何损失。
“国相不可,这无异于与虎谋皮!”
周毖立即出声阻止,他瞥了一眼坐在远处冷眼旁观的贾诩,心中顿时有了主意。
“国相,可听听贾文和的建议。”
董卓一怔,目光不由转向每次宴饮只会吃喝,不问不言的贾诩。
董卓并不是一个兼听则明之辈,只要主意拿定,任谁也难动摇,此时虽然满心不耐,但还是给贾诩几分面子。
“文和,你有何良策,说来听听。”
在被周毖提到的一瞬,贾诩眉头一挑,不着痕迹地瞥了他一眼。
“国相眼下最大的障碍乃废黜的弘农王。”
贾诩放下手中的酒樽,不疾不徐地给董卓点出关键厉害。
“至于三路联军,他们并非一心向汉,无非借此拥兵自重,效丹阳王割据一方罢了;既然一王是封,数王亦是封,国相何不多封几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