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名鼎!”
“劳而无功,就叫过!”
这些字,一开始只有单独一句,像极了大宁朝天子第九鼎的恶趣味,然而现在连起来,却隐隐像是第九鼎的心声。
赵钱李不由有些猜测,只有立了功劳的仙官,才能擦亮这些城墙,得知第九鼎的想法?
简在帝心?
正当赵钱李想收回神识,退出山神鼎印时,这一尊象征着大宁一品仙官的官印,居然又有了变化。
肉眼可见,山神鼎印内部的那一排排城墙还在,不过亮着字体的那九道城墙却在恍惚之间,就消失不见了。
好像从来都没有城墙亮过一样。
“咦?难道辛辛苦苦立下的功劳,不算数了?要重新来过?呵,这样的话,那天子也忒抠门了。不说认真做事的仙官,有多大的奖励,连记下来都算是奢侈?”
赵钱李倒是无所谓。
大宁朝堂,错根盘杂,而他赵钱李不过是一介小小的一品仙官,还不用过于操心朝堂的大事。
小小的山神而已。
在南街山属地,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只要南街府城发得出俸禄,那赵钱李就替朝堂办事,哪怕当大宁最忠实的走狗也行。
哪天,俸禄都发不出来了,没得说的,赵钱李肯定是第一个提桶跑路。
在其位,谋其政。
前提是工钱得管够。
神识一出山神鼎印,赵钱李顿时神情一震,面露惊讶,那山神鼎印,先前只有一对鼎耳,两只鼎脚,如今竟然又长出了一倍,变成两对鼎耳,四只鼎脚。
这模样,已经是真真正正的鼎了。
鼎分很多种,有的鼎口合拢,像无涯炉鼎,作为炼丹所用,求的是药性凝聚,结而不散。
而有的鼎,像香炉,香材置之其中,以鼎口外扩,图的是散香之时,能够均匀,香气萦绕。
赵钱李眼前的这山神鼎印,和炉鼎、香鼎都不同,是一口食鼎。
食鼎的四只鼎耳、鼎脚,都往外拐,有“大口多食”的寓意,天子第九鼎所言的社稷重鼎里,社稷指的是天下的百姓,不分老弱幼小,可见包括的人是何其多。
足以社稷百姓为食的鼎,只需要略略一想,就知此鼎的份重。
大宁朝刚建立时,天子与民同食,共食于鼎,遂以食鼎为图腾、为国祭。
俗称大锅饭!
“难道城墙里面说的一鼎之力,指的是现在的山神鼎印?试试。”
心念一起,赵钱李将仙力注入山神鼎印,令其仙光阵阵,飘浮于身前,然后猛地祭出去,又在半路时,将山神鼎印召唤回来。
如此往复。
试了两次,赵钱李就将山神鼎印收了起来,然而满脸却挂上了笑容,赵钱李刚刚催动山神鼎印时,就察觉到了与平常的不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