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到大明教育和医疗水平不足,很多工业设备无法启动。他们还会在大明培养产业工人,并从本地招募流民,提供就业岗位。
除了这些,大明也可以派遣学生,前往他们哪里留学,学习科学与工业知识。
对方提供的条件非常丰厚。
但徐光启感觉到了若是全部按照对方的来,前期会得到发展,但儒家的未来可能要出大事。
大明的未来也会被限制。
比如矿产,虽然对方要的矿产资源都在辽东地区,但不论崇祯还是孙传庭,他们都不舍得放手!
因为根据他们现阶段得到的资料,辽东的矿产资源极多。这些资源若是收为国有,将会丰润大明国库。
大明矿产资源是个老问题了。
因为矿产资源不是在大明官方手中,是被士绅掌握的,这也是大明皇帝为何让矿税太监去征税的原因。
矿产问题重,粮食问题也重。
大明天启年间统计人口5200万不到,但王朝末年,懂的都懂。
以顺治年间为例,1655年的顺治时期,大清人口约为1——1.1亿人。
从崇祯初年到顺治年间,一共30年,经历几十年饥荒和战乱,崇祯初期人口至少有1.5亿人。
这些人中,至少有8000万人急需粮食填饱肚子。
对方虽然说是帮助大明建立农业体系,但大明非常担心他们会用廉价粮食冲击大明市场,进而间接掌控大明粮价。
两者相差太多的科技水平让大明对异界即警惕又眼馋。
铁盐跟粮食是封建王朝的巩固剂,离开这些东西王朝必定动荡。大明人担心紧张是肯定的。
在孙承宗示意大家结束会议,又开了很久会议后,大明的文臣患得患失。
大明希望获得对方物资时,不把自己给套进去。
但他们完全找不到什么解决的好办法。
孔圣人言:三人行,必有我师。
与其大明自己苦哈哈的发展,不如吸收对方先进经验,然后师夷长技以制夷。
只是,真的能治夷吗?
“诸位大人,俗话说千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当前我们需要完成仙家制定的任务。大明内部问题极多,地域又极为辽阔,即便有异界资源支持,我们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整合变革,大明等得起,但大明百姓等不起。”
“孙大人是想将异界提议搁置?”
“对,反正他们那边没有以势压人,也没有限定时间必须合作。我认为他们也会忌惮仙家。”
“既然有仙家担保,异界不敢对大明动手的。若是对方违反条约,陛下可以开启时空通道,将异界人驱赶到异界。”孙传庭再次充当意见提起者。
听到孙传庭如此说话,沉浸分辨异界到底是送馅饼,还是送陷阱,想着如何吃,怎么吃的崇祯跟孙承宗顿时醒悟过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