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准备转向,请坐稳。”
飞机之上,王康看着下方飞掠过的大明景色,脸上无悲无喜。
来大明世界已经20天,他们已经从刚开始的好奇变成古波无平,心中雄心壮志跟想要将大明变成红色的那股冲动也被命令压制住。
大明虽然被很多人喜欢,甚至被崇拜。但是这个国度是传统且封建的。
这里统治的根基是儒家,是宗族,是内部循环了千年的小农经济。
吏治已经烂到骨子里,边军的军队也与崇祯互不信任。崇祯想要革新,未来必定免不了变革腥风血雨。
虽然有了龙国加入,大明未来会顺利些,但当古代思想与现代思想相互对撞时,未来的血腥可能会更加严重。
作为有关单位的中层,王康知道一些情报,他们的高层分析出大明未来极有可能会和他们产生矛盾。
这个矛盾是双方的思想矛盾,是制度矛盾。
对大明的开发任重道远!
所以,他们跟大明的合作必须要公平,自愿,不强迫,不武力慑服。
作为一个从基层升上去的特殊人员,王康心中是不喜欢大明的。
但上层与大明和平合作的事情已经下发,他只需要遵照指令行事。
将一切交给时间,人们会作出选择。
直升机停靠之后,螺旋桨缓缓减速。
在龙国接受过培训张岩笑着对王康说道:“王兄弟,请。”
“请!”王康跟在后方,示意张岩在前下机。
张岩对此颇为受用,微微拱手行礼,随后就不推托了。
“恭迎天使!”
一帮跪在地上,撅着屁股的金陵城文官,还有几位国公爷高声欢呼。
朱元璋建立大明时,本是以金陵为首都。朱棣靖难后,金陵内部固有势力顽固,不利统治,朱棣又心虑北方,特将金陵迁都。
因为反对者众多,大明便有了一朝两都的奇葩制度。
不过大部分金陵的文武大臣都是颐养天年的老臣,根本没啥权力。
真正有权力的是勋贵,是镇守太监等。
张岩拿着经皇帝拟定,内阁阁老修饰过后,盖了章的圣旨掏出来。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朕即位大统,已……朝廷待士之恩,莫重于褒锡……”
这是一篇又臭又长的古代皇帝圣旨。
圣旨先说了一下崇祯继位合法性,随后称赞了一下金陵城勋贵、文官,而后下达重要制度指令,即协助新成立的邮电通讯部,保护之前建造好的通讯设施。
在大明跟徐老这边签署了合作协议后,双方就制定了基建援助,知识传承、通讯网络建造等……一系列项目纳入了合作备忘录。
其中之一,即在大明成立邮电通讯部,将大明驿站并入其中,并在大明重要州府建造通讯设施,负责大明通讯、大明官方货物与民间货物周转邮寄之事。
圣旨宣扬完毕后,一名二十来岁的大明文官走了出来,忐忑地向金陵城的文武勋贵行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