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长官户部税收的老油子们看着四周全副武装的士兵,嗅到不妙的气息。
不一会,监控大屏里有一个视频被单独放大。
在场的人们目光纷纷注视大屏中心。
这是一个左下角写着【密云县5号收税点】的监控画面。
收税点已经开始了不少时间,此刻正有一户老农被收粮税的小吏刁难。
明代官吏收粮税很简单。
先过官秤,确认百姓所交的粮食是多少,然后过官斛、目测,口尝,确认粮食质量,是否干燥掺沙,最后登记入册。
密云收税点刚收几户人家的税,就出幺蛾子了。
收粮的小吏架着大秤,指着一个跪在地上哭泣的老农。
“李老财,你给我看仔细了。你这粮食明明未满一石,足足差了五斤,你却偏偏说有一石,脑子糊涂了吧?”
老民跪在地上,脸露凄苦:“老爷,我这是满满一石的粮啊,草民来之前特意称的啊,那秤…秤不准!”
小吏的目光看向一旁的师爷。
“什么不准,我这乃是官秤,你可知官秤大如天?老头,这一石粮明明缺斤少两,你非要说一石,刁民,着实该打!”
那师爷说了一句冠冕堂皇的话,然后目光看向坐在首位那长得尖嘴猴腮,有一缕老鼠胡子的县令老爷身上。
看县令怡然自得地喝茶,不作表态,师爷笑着向几个小吏眼神示意。
几个小吏得到命令,便架着老农,强按着对方趴在地上。
大板子顿时砸向本就没有多少肉的屁股。
砰!砰!砰!
“啊……”
砰砰作响的砸肉声跟老农的惨叫声响彻收粮点。
排队缴粮的大明老百姓看到同伴受罪,顿时吓得瑟瑟发抖,向后撤去~
待在京城观看到这一幕的崇祯脸露杀机。
文臣们则脸色铁青,某个侍郎身子抖若筛糠。
噼里啪啦一阵打后,那叫做李老财的老农已经出气多,吸气少。
但他还在叫冤。
“还敢喊冤,你这刁民偷奸耍滑,还想再吃板子?”
老农哭哭戚戚,再也不敢吱声。
老农不说话了,倒是某个穿着明显区别农民的富裕人家走出来说了些求情的话。
“既然是李老爷亲自出声,咱就卖你个面子,但收税的程序一步都不能少。”
“是,是!”
师爷看向县令,发现对方闭目假寐,心中有了底气:“继续给李老财的粮食过大斛称重!”
大斛,古代收实物税的计量单位。
俗话说银两火耗,淋尖踢斛,大斛称重是古代官吏常用的敛财手段之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