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遥远的南方,一场跨时代的基础建设也进行着。
跟其他的工业基础工厂不一样,南方要搞的东西是非常高科技的。
因为太高科技了,朱由检和文臣勋贵、宗亲都来这里观看。
他们的远处,耸立着几架刚刚转运到陆地的运载火箭。
大明的科技不是从零开始发展,而是有参天巨人的帮助,所以很多科学的发展超乎正常的国家发展速度。
现代人准备帮助大明建造完善的组网卫星,好方便后续的全球通讯和普及基础广播。
一般的通讯网络,只需要三颗卫星发射到地球同步轨道便可以组建全球网络。
不过这还远远地不够!
徐老这边跟崇祯经过沟通,决定在3个月内发射24颗卫星。
这些卫星包括定位导航、气象灾害检测、通讯广播等……使用寿命高达15年,卫星网络可提前让大明世界进入后世七十年代的无线电和卫星电视时代。
若是按照一般的教育普及速度,大明需要学习至少三十年,甚至五十年才能将教育普及到村。
有了电视和广播,大明普及教育的速度可以提高三到五倍。
大明世界的人口识字率很低,工业科学全无,有严重的生产力不足问题。
而现代世界虽然教育普及率高,但生产力严重过剩,两个世界可以完美互补。
为了提高大明的科学质量,让崇祯离不开现代,徐老特意给崇祯提供教育与通讯全家桶套餐。
这不,经过了一番商谈,后世早就淘汰的20寸,只需要一根天线就可以接收卫星电视的广播系统迅速被提上了教育普及的方案中。
配套的太阳能板跟蓄电池发电装置可以解决偏远地区的教育问题,火电装置则投放到大明的大型城市中。
可以这么说,现代人嫌弃的彩电放到大明,可以卖出上百万天价。
当然,徐老这边自然不会将价格定得如此无理取闹。他们大部分是按照成本价的百分之三十销售大明。
嗖~
崇祯跟大明文武大臣注视着那携带三颗卫星的火箭升空。
崇祯跟一帮文武看着升空的火箭,陷入震撼之中。
十二分钟后,地面控制台传来好消息,卫星已经抵达地球低空轨道,朝着更高距离飞去……
“什么时候大明才有这种科学技术?”看着大厅投影的动画,崇祯心中感叹。
“陛下,第一批卫星发射很成功,只需要几十个小时就可以抵达预定轨道了。”
大明不是异世界,发射卫星无须报备,只需要找准发射时间,调整最佳发射窗口即可。
“多麻烦你们了。”崇祯跟现代来的技术员交流两句,然后带着文武离开此地。
看着车外景色,崇祯的脑袋瓜畅想未来。
卫星网络很快就会架设完毕,大明各地已经开始批量分发卫星电视和价格极为低廉的收音机。
届时,无数大明人将会获得足不出户,便可收获天下信息的权利。
覆盖全大明的广播系统,也可第一时间传播大明高层政策,让信息不被恶吏官员扭曲改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