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现在都坚定不移的相信铁饭碗。谁又能想到以后会有大规模的工人下岗浪潮呢。
中午,于莉偷偷摸摸的端着在炉子上热过的饭盒来送饭,见吕康安饭盒里有肉,她便坐下打开自己饭盒来一起吃。
棒梗大了以后,吕康安就慢慢的和秦淮茹断了关系,现在他唯一还有来往的就剩下于莉。
于莉生了两个孩子以后,身材更丰满,让他放弃,实在是不舍得。
借她的钱,她一分没还,都当做交往费了。
于莉边吃饭边道:“你现在可比年轻时精神多了!”
吕康安放下馒头,不知觉摸了摸脸,不缺定道:“有吗?”
他刚到这里的时候,嫌弃原身长的尖嘴猴腮的,一直懒得照镜子,这么多年下来,养成了不照镜子的习惯,他还真不知道自己现在的变化。
于莉笑着点头,“你现在发福了,脸颊鼓起来,人看起来正派许多,再加上你穿的精神,挺耐看的。”
吕康安乐的哈哈大笑,调侃道:“后悔没给我生个孩子了吧!”
于莉叹息道:“是啊,看着你家三个孩子聪明的不像话,再看看我家的两个熊孩子,真真的后悔了!”
说完她自己乐起来!
吕康安吓得一激灵,赶忙低下头吃饭,他现在家庭幸福和睦,可经不起折腾。
于莉看他这怂样,不屑的撇撇嘴。她是害怕失去摇钱树,可没有作死的想法。
…………~~~~~
80年底,吕康安和傻柱同时辞职下海干个体户。
大院里的人都跑来看热闹,纷纷议论两人真傻,抛弃铁饭碗去干那么下贱的活。
张云和吕大山连翻的责骂,何雨水不理解也跟吕康安搞冷战。都哀求他不要冲动耍性子,免得毁了大好前途。
吕康安知道社会后续发展,顶住压力没动用家里的钱,用倒卖白面的钱,招了一些回城人员,给人家干起了修墙补瓦的活。
傻柱倒没人跟他闹,于海棠也不管他,表示别赔光了找她借钱就行。
傻柱利用他的厨艺,开了一家名叫醉仙楼的饭馆。次年又连开三家连锁店。
傻柱的名字一下响彻了整个京城。
报纸上连翻报道他的事迹。
吕康安没傻柱弄的大,他通过同学的关系接到一个给厂区盖食堂的活,是市建筑队不愿意接手的工程。
工程时间紧任务重,他没日没夜耗在上面,等完工以后,厂区经济效益很好,按时给结了尾款。
他把钱从银行取出来用麻袋背回家,家人们看着床上成堆的大团结,都被震惊的瞠目结舌。
连最小的吕乐乐也不例外。
家人开心之余又开始担心政策变化,让吕康安哭笑不得。
完成了食堂工程,他的建筑队开始有了名气,接到订单也慢慢多了起来,他顾不上的时候,就把老大吕锦文指派过去监工,老大对工地很抵触,去倒是听话去了,但不情不愿。倒是稳重寡言的老二吕锦武,小小年纪就能帮他出出谋划策,让吕康安很惊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