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悦,暴怒,惶恐,嫉妒,贪婪,沮丧,沮丧.....
“猩红是一切情绪的掌控,每一种情绪都有特定符文。
就纯粹的喜悦而言,单纯一个符文能演变出几百万个同等性质的,但却完全不一样。”
“符文之间的连接和大多数规则不同,并非是强行将这些符文拼凑在一起,便是规则锁链,而是这些符文会在某种巧合下容纳碰撞,自由重组,这才是猩红本身最特别的地方。”
“猩红的力量来源应该属于心灵,我自认为不管一土一木,都应该和人类一样拥有心灵,所以才会对外界触动,产生情绪,我并不是情绪的创造者,只是机会合适,找到了发现情绪的窍门而已。”
……
马克说的很慢,当来到其专业领域时,几十万年研究款款而来。
猩红的基础,猩红的来源,猩红本身的创造和原生世界的关系。
李子奇听的很认真,从始至终都没半点打扰。
确切的说根本插不进嘴,里面的每一条理论都是集大成者,尤其猩红的由来和其内部自称体系的情绪世界架构时,别具匠心。
其推测心灵是根基,这是超脱于原生世界之上的力量,即便真正的虚空龟缩,导致覆灭,心里也会存在。
生灵完全可以将情绪向内探索,激发心灵,从而发掘出一个超脱于原生世界之上的存在,将心灵寄托其中,即便肉身死掉,更新换代,可只要同等情绪匹配,也一样能降生世界。
对方讲的极快,李子奇听的也很通透。
这不是那些早已标注成型的符文,也不是已经固化的规则,而是从最根源上对猩红理解。
说实在的,从始至终所讲解到的就只有开始二十六个简单符文,至于后面的滔滔大论,纯粹即兴发挥。
一转眼,半个月。
金雾中
李子奇安静的审视着缓缓颤动的猩红之月,那似一只即将蜕变的飞蛾,急欲起飞。
但少了一点力量。
他的视界能直接穿透飞蛾表面,看到内层流动的符文,这些符文似蝌蚪卵状聚在一起,的确和大多数规则不同,尤其和炼金领域,天差地别。
能清楚认识每一个符文,正如马克教授的,每一个都脱离于二十六个基础符文,可在猩红之月内部,却演变成千千万万个模样。
为何会有猩红?
以前李子奇很费解,这种情绪上的力量似乎对雨林没一点帮助。
可为何曾经李子奇要费尽千辛万苦将这件宝贝带回雨林,并且炼成一快即将蜕变的胚胎。
曾经的他绝不是吃饱了撑的。
经过马克解读,李子奇才明白这种力量的浩大。
心灵,精准的说是心。
这应该是驱动生灵的内在力。
一个人类和动物最基本的区别,便是懂得深度思考,并加以运用。
动物和植物最大的区别,是因为有一种力量支配他们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