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文华殿旁(2 / 2)

太子监国要是敢抓,抓的都是平头无罪老百姓,到时候官员们就有理由抨击或怠工了,京城以外更会说皇室暴虐之类的怪话。

杨涟的想法确实比之前高明了。

之前是当众做铮臣,直接做刚直的英雄。现在是趁着东厂锦衣卫在筛查,剩下的锦衣卫也在忙着抄家,暗地里搞操作,一到明面上就卖惨。

钱谦益等东林朋友来看他,结果聊着聊着,杨涟就头一歪晕倒,好半天才悠悠转醒。

朋友们无不感叹怜悯,消息很快传开,杨涟都病了、都惨成这样了,逻辑上那些流言更不可能是他传的了。

……

朱由校这边当然也通过忠义大臣们听到了消息。

“……苦肉计?卖惨博得同情?以此彰显我年轻冲动且不顾旧情?”

朱由校他心里面感叹,按照旧式儒家培养筛选出来的人,确实挺聪明的,这计谋一看就是厚黑学专精。

杨涟这是把自己当诸葛孔明……但我要告诉他其实是孟获。

是那个不服诸葛亮,屡次想出鬼点子、摇人拉援军,却反复被收拾的南蛮王孟获。

杨涟对于这个有本事的未来帝王的抗拒,真的和孟获抗拒诸葛亮的心理,是一模一样啊~

“来吧,可气又可爱的杨涟版孟获,你的顽抗与谋略,最后会成为全天下的反面典型~”

朱由校继续让他蹦跶,越蹦跶自己的敌人就越少,朋友就越来越多。

心里想着杨涟这么搞,到时候又能给自己做一波宣传,心里面就很高兴。

心情愉悦地踱步到东宫正南,也就是皇宫东南角的文华殿。

按照自己的命令,文华殿旁的廊房也被打扫出来。

“大明档案司,以后就设在这里,选出两间请温体仁进来办事。旁边另外两间,也收拾出来,俺另有安排。”

“是!”

这两间的廊房只放温体仁的一个档案司,确实有些浪费了,而且档案司本身功能也有待拓展。

大明的档案制度早已发展起来,已经有内阁大库、黄册库等档案机构,对应到地方也有黄册和鱼鳞图册专门记述档案,记载山水地理、户籍人口、田亩粮产、发展变化等等。

但是缺乏对朝堂言论的记述与监督,现在温体仁这个档案司正好弥补这一关键位置,还能把天下的档案工作抓一抓。

不过,朱由校给这个职位的官职,起名叫档案司学士。

用学士一词,其实是设想了接下来的功能拓展。

档案司统领天下档案,内容还包括天下的山川地理、风土人情、社会习俗。

这小小的两件廊房,就是皇家自然科学馆、皇家社会科学馆的前身。

还有两间另有妙用?

那是大明皇家大学堂的前身。

未来大明皇家大学堂,皇家大学堂放在皇宫里,这就叫名正言顺。

文华殿在东南,武英殿在西南,刚好对称。

文华殿旁是皇家大学堂与自然、社会科学研究院,武英殿旁是大名鼎鼎的军机处,也刚好对称。

当然,现在大明皇家大学堂还不能叫这么霸气的名字,计划先起名叫:宫内百家学堂。

宫内百家学堂顾名思义,在宫内教学诸子百家的内容,未来将成为大明先秦百家复兴的策源地,有朝一日建成大明皇家大学堂。喜欢大明:我不是木匠皇帝请大家收藏:()大明:我不是木匠皇帝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