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梁王朱由检(2 / 2)

这是顾先成给东林书院的对联。

东林党骨干许多是东林书院毕业的苏松常、杭嘉湖地方的儒生。

到时候,看头可就来了。

封王前要划分土地,

这就需要由户部牵头,吏部、工部、都察院与南京六部参与,调查当地田亩与税收。

然后拿下划归梁王所有,哪些是税收归梁王所有,东林党与梁王的关系必然因为土地而紧张起来。

加入他们合作呢?

朱由检、东林党聚一起合作,还怕找不到他们“谋反”的证据吗?

把江南土地最快拿到手的方式,就是“谋反”啊~

当然,谅他们也没这个胆子,宁肯乖乖在送钱也不想送死。

他们选择配合而不是“谋反”的话,也有和平的办法。

当然当朱由校的经济实力达到一定程度后,也可以用和平赎买的办法把士族豪强、地主手里的土地买过来,然后实行集体所有,还可以办工厂、学校。

这样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先在东南沿海做试点,成功后再以点带面,逐步扩大土地改革范围。

第二步应该在最贫困的西北进行,然后是北方和中原这些受小寒季影响较大的地区。至于西南五省应该实行多种所有制并行的方式慢慢改革。

第三步则是产业化与产业升级。

大明不可能永远靠茶叶、陶瓷、丝绸赚钱,肯定要有第一次工业革命。

目前需要由检弟弟为此作贡献。

“封皇五子朱由检为梁王,在藩地无锡清丈田亩,五年后准备就藩。”

百官松了一口气。

这个结果既将范围缩小到行政级别有限的无锡,最多影响附近的常州、宜兴和苏州部分区域,对其他官员和百姓影响不是特别大。

大家都觉得太子监国很重亲情,又对百姓很仁爱。

只有杨涟等人心里觉得不对味。

说好的软禁朱由检,说好的冷酷无情对弟弟不好,结果给封无锡,那是最富的地方,史无前例的外封。

假如让朱由检的老师孙如游陪同就番,万一朱纯臣、周嘉谟抄家以后,一同到无锡陪同。

东林党傻了。

他们刚才一直反对把朱由检封无锡,其实是怕了朱由校。

杨涟也看出来这个坑了,朱由检到无锡,这是一箭双雕。

很可能是要构陷梁王与东林党作乱?

历史上梁王可是有好几位涉及“叛乱”。

然后派大军一拨全都灭了,把朱纯臣、周嘉谟、孙如游这种跟叛臣关系密切的全封过去。

再结合最近抄家,掉到钱眼里面。

这是要大军南下平叛,把无锡东林书院的文人一锅全端啦!喜欢大明:我不是木匠皇帝请大家收藏:()大明:我不是木匠皇帝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