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与李汝华又商量了考试的方向。
主要考《算法统宗》,以及实操打算盘计算,这两项占八成。还有一成考嘉靖年间的《算学宝鉴》,此书是晋商数学家王文素的作品,嘉靖年间大量出版,古代数学最高成就之一的作品。
里面有一元高次方程、各种单位换算、平方与勾股,以及大量实际计算案例。
这个对于古代珠算考生来说也算是后世奥数的难度了,分值占比一成作为加分项。主要作用是将初级、高级珠算资格拉开。
还有一成主要考心算、以及实际货物称重的实用题,不怎么比开脑洞,但很侧重实际操作能力。
初步的珠算资格证考试,大体方向定了下来,除了考核珠算能力,还延伸出数学知识的考验。
这为以后将《算学宝鉴》和《几何原本》作为数学教育的方向,把数学作为人才考核的要求,开了一个先河。
如果直接变科举加数学,全天下的读书人九成都要反了。
但是户部的市舶司、税场考核这些,完全是理所应当。等到后面人们接收且习惯了,再一点点延伸扩大数学教育和数算人才的选拔任用。
李汝华脑海里大概有了想法,回去几天时间就能出一套考试题,再把程大位的后人请过来作为考官。
然后开始第一批珠算资格证考试,考试费用20两,通过不通过都自费。通过者可在天津市舶司和户部仓库任职。
户部原有吏员也需要考试,现在不考以后考了证书的人多了,就能一个个取代他们。
不过户部吏员本就熟悉这些内容,通过概率也大一些,算是占了优势。如果这都通不过,以后有证书的人把他们淘汰也怨不得别人。
李汝华正要告退,朱由校却喊住了他。
“这回跟李师学习算盘和税场的知识,真的受益匪浅,日后税收一事乃国之大计,这次我感悟很多,尤其领悟一点,那就是不能对着穷人深挖税收。”
“殿下英明!”李汝华这一点早有想法只是不便公开讲述罢了。
一旁温体仁的档案司依旧记述下来。
记录是必须记录的,这些是要跟明实录一样流传后世的。此时记录以后谁可查阅、可查阅多少、是否对外公布,由太子监国来定。
说出来的话都是有记录的,专门防止皇室朝令夕改、官员阳奉阴违、左右横跳。
朱由校又说道:“户部可以这个月专注于珠算资格证考试和人员的考察、筛选和任用。接下来还请李师能够选拔培养一批优秀税吏,日后俺要靠他们收税为百姓做事。”
“请殿下放心。”
“俺这边给户部以外京官准备了一场考试,你们户部参与就太有优势了,正好专注此事,让俺看看其他官员们的本事。”
哦?李汝华心里惊讶了那么一瞬间,但想了想太子非常有创意,搞出来的新办法总是能选出优秀人才。
前面是京军,现在是税场,接下来是官员,这是好事啊~
“臣知晓了,一定不走漏风声。”
“不,李师可以跟户部的人交代下去,想必其他京官很快就会知道,俺倒是期待他们提前有点心理准备。”
“臣遵旨。”
户部的事交代下去了,从这次天津市舶司与珠算资格证开始,大明的税关要再次振作,未来的海关也将突破萌芽阶段。
……
五天之后。
朱由校正式公布一场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