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言官们失望了,这是个他们不喜欢的人物,多一个这样的“媚上”,就少一个“正派”的人。
周应秋也知道自己现在是给太子监国搞监察,自己被盯得很紧,后面重振都察院抓捕贪墨和丈量田亩,肯定要得罪一批文人。
所以他本人没来,而是派家里厨子唐人杰来看看结果。
唐人杰在这大帮官员、士子面前不敢造次,恭敬地禀告身份,领取名帖以后回去报喜了。
同时他也明白一件事,跟着他家老爷,跟着太子监国好好干准没错~
刘若愚记得周应秋,写得答卷是内容最多的,想了一堆抄家、收税、经营皇店的办法,让地主穷而国家富。
太子看得都笑了,觉得这些办法太直白了,要不是其中关于皇家盖房产对市场销售这一条比较能赚钱后面会采用,是排不进前十的。
“第八名,都察院御史左光斗!”
“好!!!”
御史言官们一起呐喊叫好,这回终于出了一个他们之中的人。
可是左光斗竟然不怎么跟同事们互相道贺,而是表情恭敬地小步快走,到长安门前拜谢道:“臣左光斗感谢监国殿下!”
最前排的御史言官们傻眼了,左光斗不是脾气特别硬,专门跟太子对着干吗?
听说人被带走喝了二十多天的茶,难道服软啦!?
左光斗十分客气地从刘若愚手中拿走名帖,又转身对着东宫方向一拜。
在其他御史言官和一大批士子的错愕目光中,微笑着退回了队列之中。
可是看到一些士子面色鄙夷地窃窃私语,左光斗内心那是非常不爽。
“看什么看!我是诈降!被信任以后找机会继续跟他刚!”
他是没想过,诈降吗~先降了后面才能诈,这前面一降世人对他什么看法?还能厚着脸皮诈回去~
“第七名,翰林院编修周延儒!”
“第六名,礼部员外郎熊文灿!”
“第五名,档案司学士温体仁!”
都是隔半炷香公布,这三人都很年轻,也都是历史上留下复杂名声的人。
刘若愚记得太子监国看到他们三人排位,足足呆滞了好几个呼吸。
尤其是对于熊文灿能拿到第六名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反复翻看了答卷后感叹了一句:“不愧是忽悠大王啊~”
然后大笑,表示此人一定能入档案司,日后南洋必有他扬威立功的机会。
温体仁、熊文灿都是太子之前就关注的人才,而第七名的周延儒……
万历四十一年的状元郎周延儒,现在才刚三十岁,样貌颇为英俊秀气,在京城士林中还很有人望。在公布他的名次时,还迎来了阵阵欢呼。
但他自己知道是第七名的时候,先是有些高兴,接下来又摇头感叹,好像十分可惜的样子。
“第七名先有点高兴,又觉得丧气?”刘若愚有点疑惑。
可是周延儒确实认为自己本来能够前三甲的,因为他原本作答的答卷写好以后丢失了。
一思索可能被人偷走或者拿去卖掉了。
结果他最后一天临时写了一篇新的,还获得了第七名的成绩。
高兴是庆幸临时赶出来的也能位列前十,叹气则是他更相信自己原本可拿前三。喜欢大明:我不是木匠皇帝请大家收藏:()大明:我不是木匠皇帝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