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生意为什么如此赚钱?
因为力哥拿到这些货之后,拆开包装,贴上国半的标签纸,重新装袋、抽真空和封口,然后按国半的三极管卖出去。
说不定完成这些工作的,还是凤姐和招姐。
力哥从自己手里每颗0.7元拿得货,贴上国半的标签纸后,马上就可以卖出1.0元的价格。
国半该型号的市场价格在1.2至1.5元之间。
假冒产品,不怕被揭穿吗?
刘平武不怕。
为什么?
自己卖给力哥的只是一批没有品牌的白板三极管。国半标签是力哥贴上去的,按照国半三极管卖出的也是他,与我何干?
力哥的胆子为什么这么大?
因为自己卖给他的这批货,真的跟国半真品没有什么差异。
只是假冒,绝不伪劣。
那这些货,是怎么来的?
这就涉及到半导体代工行业的一些潜规则。
任何半导体生产,都有一个良品率的问题,从百分之七十到百分之九十以上。这跟生产工艺先进程度关系不大。
有的生产工艺非常先进的芯片,良品率可以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
有的生产工艺落后的模拟器件,良品率反而很低,勉强超过百分之七十。
有良品率在这里,那么代工结算就有说法了。
比如超凡厂给国半代工某款三极管,良品率在百分之八十五左右。
不良品的原因有很多。
一部分确实是生产操作失误,产生不良品。但是这个概率非常低。自动化生产,很难出现这个问题。
大部分不良品是因为欧美品牌制定的指标边界非常严格,测试标准也非常苛刻。
很多情况下,按照日翰、台系的标准也就过了,但是欧美大品牌的,只能当不良品处理。
如果国半只给百分之八十五的良品付款,百分之十五的不良品不付款,超凡厂就亏了。因为不良品同样需要投入原材料、人工、设备和水电,生产出来后却没法回收再生产。
按照这样的结算方式,就没人愿意给国半代工了。
因此,国半会给超凡厂一个补偿。
比如合格的良品,每颗按0.3元付款。不合格的次品,每颗支付0.1元,把原材料、人工等费用抵消部分。
这颗0.3元成本的芯片,国半能卖出1.0元的高价。如此丰厚的利润,这点补偿费用不算什么。
按照协议,这些不良品应该被销毁——国半给钱了,应当属于它的。它当然是希望销毁掉,不要流入市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