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以七七年最大。
谁让他是倒霉蛋呢!
五八年出生就赶上饥荒年代;到八岁能上学了,已经六六年,正常教学秩序被破坏殆尽;到七七年教学秩序终于恢复了,他却要毕业了……
结果迎头就赶上了恢复高考。
纵然获得了机会,但肚子里没货,白纸对青天,他又能怎样呢?!
他们这几代学生,初、高中的基础太差,根本无法和老三届学生们匹敌。
但即使如此,恢复高考以后的前三次,也是他们最大的机会。
尤其以七七年那次为最。
因为那时参与高考竞争的,都是多年没有摸过书本的老三届。
虽然也很难。
要知道,老三届们都是曾经经历过完整的小学到高中教育的,所以只能欺负他们多年没摸书了。
否则,到八零年高考,参加的都是从七七年开始,接受过完整教育,新鲜出炉的正规高中学生……
可以这样讲,在以后的几年里,除过一些家在城市学习条件好的人以外,大学的门将严厉地向他们关闭了——当老三届们快进完大学的时候,正规条件下的应届毕业生又把他们挤在了一边。
综上原因,孙少杰认为,少平的高中生活,可以努力的方向有三个——
要么扩大社交圈,为后来计,多交朋友多铺路。
要么主动学习,课余时间主攻数理化外语文等,抓住窗口期努力考大学。
要么干脆找个有知识、志同道合的好婆姨,最好再有点背景。
三个里的任何一个,都能帮他有效实现人生跃迁。
所以,他才那样布置。
可喜的是,效果也不负期望的出来了。
自从两个少年那次请假后再次返校,就引起了同学们的普遍关注。
孙少平是班级里数得着的大高个。
有了合体的衣裳后,加上又读了不少书,身上天然带着些书卷气,衣服一上身,立刻就变得像城里人一样样了。
金波本就白静秀气,穿上军服更显得英气逼人,演女兵都不用化妆的。
所以,两人马上就在同学间凸现出来了。
其它同学虽然也有类似的军装,但那些基本都是民间仿制的,哪里能比得上正宗军服的料子和做工嘛?
尤其他俩的还那么全,里外全是。
牛皮武装带更是稀罕东西。
同学们自然好奇,少不了围着问东问西,才两三天,孙少平有个大本事的亲哥复员回来的消息就广为人知了。
很快,就连孙少杰是“转业”的消息都被人给扒了出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