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章 流汗又流血,这不行(1 / 2)

一星期后。

县里召开领导班子会议。

“……以上,就是案件的全部调查结果,综合来看,可以得出结论如下——

一、双水村里那十几只羊的死亡,确系中毒所致。

二、毒素来源非是玉米青料,而是艾菊,一种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的植物。

作用于肝脏,病发后无解。

三、艾菊来源或是下山村、石圪节、罐子村之一,目前无证据是人为,疑为偶然混入。

四、纵观整个过程,双水村青贮负责人孙少安、石圪节公社主任白明川、徐治功等,负有连带管理责任。

以上,是案件的整体情况汇报。”

马国雄铿锵有力的汇报完毕,看了一眼田福军,就坐下喝茶。

“为甚只死亡了十几只羊?”

冯世宽到底不是白给,问出了第一个关键问题。他是去过双水村的,知道那一窖青料到底有多少。

别说十几只羊,一百只连吃一个月都富裕,只死了十几只,岂不是怪事。

马国雄有些尴尬,他不知道啊。

“羊吃多少才会中毒死亡?”冯世宽再问。

马国雄又尴尬了……

冯世宽无语。这人好用是好用,但关键时候不给力呀!就你这调查,漏洞如此之多,如何能叫人信服?

“国雄是个老粗干部,这些不是他的强项。”李登云站出来打圆场,“要不,请相关人来汇报一下?”

冯世宽点头。

于是,孙少安被带了进来。

“孙队长,那么多青料,为甚只死亡了十几只羊?”李登云问。

“动物不会说话。

因为是第一次做青贮,为谨慎起见,就设置了对照组模式。每组二十只,一组喂纯青料,一组喂混料。

每窖青料出窖,都会先在对照组喂养一星期到十天,然后再大规模投料,去喂其它的羊或者牲口。”

孙少安连着读了快半年的书,进步很快。在专业领域,对话时已经有了几分知识分子的味道。

至少,听着不再像农民。

冯世宽听完后点头。这是个干将,也是之前树立的标杆,可不能就倒了。

“好。我知道了,你先在县里呆上几天,不要有心理负担。”冯世宽安慰道。

随后,列席的石圪节公社两位主任出面,少安的话得到了证实。

随后进来的是县医院的人。

当被问及艾菊毒性和致死量时,他说道:“目前还未知。但双水村的那些羊喂了差不多十天,还是部分死亡,可以得出结论,毒性有一定的蓄积期……”

冯世宽皱眉。

农业局的张局长举手。

“老张,你有什么看法?”冯世宽问。

张局长起身,“正常情况下,一只羊每天会消耗自身体重2.5%~3%的干牧草,百斤的羊一天消耗三斤左右。具体到新鲜牧草,大约十斤左右。

双水村的羊俄见过,他们是育肥饲养,给料多,羊也长得大。现在差不多已经有一百二到一百三十斤,加上青料比干料重,可以得出,每只羊耗草应该超过十斤左右,十天就是一百斤。”

再次唤过来孙少安,证实耗草九十到一百一十斤。冯世宽不禁对张局长刮目相看。

田福军手下,果然无弱兵。

这样一来,即使不精确,结论也呼之欲出了。那就是消耗不在少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