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着信筏,好久不见,今日再见,心心念念。
依旧的动人美丽,又怜惜于独自在京打拼,有种冲动想向其挑明关系,又害怕被拒绝、害怕被嫌年龄大。
这种躁动难安中,某一刻,在床上侧翻的毕彦军坐了起来,忽然出声道:“小许,你对三国不是很熟络么,问你一个问题?”
啊?
许旭停下正在写的信,扭头看向毕彦军。
毕彦军拿起床上搁在一边的三国:“关于曹植和甄宓,这二人你怎么看?坊间传闻他们的爱慕是真的么?刚才看到这里,忽然想到有关于洛神赋的传闻,有说是曹植怀念甄宓所写?若是真的,可见年龄不是感情的障碍了。”
嗯?
听着毕彦军突然发问、又有些自答的这个问题,许旭眉头一挑。
有问题!
这一段时间相处下来,老毕给自己的印象,不是一个爱书中八卦的人,反而是一个比较讲正史的态度。
怎么这会儿翻着书,突然对这段羚羊挂角的曹魏宫闱感兴趣了。
许旭在脑海里回忆了一下有关曹植和甄宓二人的传言:一个才高八斗,一个倾国倾城,一个是兄之弟,一个是兄之妻,本是禁忌,却彼此欣赏,相互爱慕,但二人的身份、年龄,都相差甚远。
嗯?
年龄!
电光火石般滑过。
毕彦军所八卦的这两人,年龄似乎也是相差了十岁嘛!
一时间,许旭感觉自己似乎挖掘到了毕彦军这会儿坐卧难安的心理活动真相。
好你个浓眉大眼的老毕,居然也学会从古人身上找取经验了......心念转动间,许旭嘴上却是分析着说道:“三国的儿女情长方面,不是我的专长,所知不是很多。但就我所知的,《洛神赋》本不是叫这个名字,洛神这个名字是甄宓的儿子曹睿下令改过来的,曹植写下这篇赋时原名《感鄄赋》,虽然是耳朵旁的鄄,跟瓦字旁的甄有不同,但其实在后汉时期开始,鄄和甄就是通用,所以从这个角度以及曹睿可疑的改名举动看,或许也不单单是空穴来风……”
分析到这里,许旭忽然话风一转,目光闪动里,故意道:“即便传言为真,我也认为这种钦慕是曹植的一种不负责任。”
听着许旭的这结论,毕彦军眉头一皱:“这话怎么说?”
他本来还想从古人同样相差十年的爱情故事里增取信心来着,却被许旭这么突然来了一棒子。
许旭转动着手里的笔说道:“很简单,曹植自己并没有能力给甄宓一个稳定向上的生存环境,当欣赏的滤镜被打碎后,终要面对残酷的现实。所以最后甄宓的命运,是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呃……毕彦军陷入了沉思,心中升起一股触动:由人及己,自己有能力给予师妹一个稳定向上的生活么?若在鞍山,或许可以。
可是,可以确定的是,小旭要在京城扎根,他很清楚师妹是一个内心骄傲的人,尤其黛玉这个角色让她闻名遐迩,攀上过高峰的她决不乐意到头来还碌碌无为的回到鞍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