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龙战于野(2 / 2)

笑声在洗漱池前回荡。

他没疯。

而是在练习赵子龙的笑。

因为今天,他终于是迎来长坂坡部分的最后一场戏:我乃常山赵子龙!

同住一栋房的老包和曹氏阵营演员已经见怪不怪,甚至手指掏了掏耳朵,弹出一颗硕大耳朵屎。

把这场戏放在最后,也是许旭和导演蔡晓晴商议之后的决定。

主要是涉及到一个情绪上的酝酿,许旭要展现出赵子龙在突围之时浴血向生的笑。

许旭在此前跟导演蔡晓晴谈角色理解时是夹带了私心的,他要给自己尽可能增多长坂坡这段在电视上播放时的出现时间,以更多展现自身形象,所以与原剧里赵子龙单纯只是在曹军中军帐下突围打斗时、曹洪下来问话后简单答上一句“我乃常山赵子龙”不同。

针对最后这场戏,议定之后的基本安排是:

【面对前有阻拦、后有追兵的一大片密密麻麻曹军,许旭面对面迎面冲锋,基于已经拍完的曹操下令不许放冷箭前提下,曹军骑兵、步兵的紧追不舍。许旭骑马率先冲上一处高坡,看着四面八方的敌人,以高坡地势为阻,枪刺众人不得上来,凸显出万夫不当之勇。

一番血斗后,满身浴血,悍勇无人敢上前。这个时候,饰演曹洪的人下来问话“军中战将可留姓名”。同一时刻,怀中婴儿的啼哭声嘹亮。许旭看到阿斗无碍,仰天发出哈哈大笑声后,大喊一声我乃常山赵子龙是也,这场戏到此结束。】

长坂坡剩下的这一场戏里,赵子龙的万夫不当之勇当然是表现点,但这场戏好不好看的关键,在于赵子龙铿锵报出家门前,面临绝境时乍闻婴儿啼哭后的向生大笑。

蔡晓晴能采用许旭对这一段的想象场景,就是看中了这段戏要是能拍出来,绝对可以给观众带来强烈扑面的感染力。

可对于许旭这个表演野路子而言,这种情绪戏是最难把握的。哪怕之前的骑马摔坑,对自己狠一下也就过去了,但这种情绪戏,扯开嗓子干笑肯定不行。

为此,蔡晓晴是一边拍,一边给许旭情绪揣摩的时间。

最后,商议完,干脆放到最后来拍摄。

这带来的一个好处是可以情绪代入。

因为对于许旭而言,这十天拍摄长坂坡的摸爬滚打,这身上可是恨不得被磨掉了一层皮。而拍完这场戏意味着自己负责的这段艰苦的长坂坡拍摄结束,所以只要一想到可以结束这些天辛苦的拍摄旅程,作为亲身经历的饰演者,许旭会有种由衷般的如释重负。

出于这一点真实情绪的考虑,许旭是想着在拍摄大笑时,能够把演戏的情绪代入到长坂坡全部拍完时的由心高兴当中去,借而帮助自己完成这场大笑戏。

当然,要拍的最后这场戏,还有一个关键的节点是大笑前的婴儿啼哭,这是赵子龙大笑前的一个开关,不过这个好把握,借来的这个小婴儿别的本事没有,哭是一把好手,只要屁股轻轻一拍,就回声嘹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