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一十九、家有一老(2 / 2)

但陈初却硬着心肠,暂未顾及他们。

只因连日大雨后又陡然决堤,方圆几里竟寻不到干燥木柴了。

便是这点姜汤,还是拆了营中床铺充作木柴煮好的。

如今兵士的身体最为重要,身体就是战斗力,他们若大面积病倒,接下来的救援还如何开展.......

好在当今百姓温顺,便是看见了也无人声张闹事。

若放在后世.......小视频一拍,文案一写,‘我们都在用力的活着’BGM一配,陈初不得被喷死。

但饿肚这种事,一日两日能忍,到了快饿死时,什么事都能做出来。

灾后应急是一门系统的学问,陈初原本以为自己已做了相对充分的准备,但一天下来,他发现了太多问题。

麻袋不够,用来掘土的木锨、锄头非常不方便。

午时,带着粮食的后队已在长子带领下到达了胡家岗,生火做饭的‘柴’却又成了问题。

遮雨的蓑衣也忘了准备,让军士们在雨中淋了整日。

水源受到了污染,没有准备治疗痢疾、风寒的药品,没带医疗人员.......

一一总结后,陈初写了封信,让白毛鼠送去蔡州。

若水患第一线是战场的话,那么蔡州就是后方的根据地,有些事必须依赖后方。

天色擦黑时,跟随沈再兴去往别县摸排情况的唐敬安等人送来第一波消息,情况相当不乐观。

蔡州六县,除了府城北的汝南、西边地势高的朗山县,其余四县尽数遭灾。

特别是新溪县,驻在当地的宁江军大营都被洪水冲了,军士死伤、失踪百余.......

据军统李骡子探来的消息,临府颍州灾情更甚,数座县城被淹,漕帮设在当地的堂口至今处于失联中.......

.......

几十里外的蔡州城同样不平静,水位暴涨的淮水倒灌入濡河,为防濡河漫堤,刑房孔目西门恭、捕头苟胜等人抽调了大量公差青壮,上堤巡守。

夜,亥时末。

在外奔波了一天的蔡婳,来到了洒金巷。

每遇大事,蔡婳总会找上猫儿,像是潜意识里的抱团取暖一般,毕竟都在为同一个人担心着,两人在一起能在彼此身上获得一丝慰藉。

不过,蔡婳口中肯定不会承认有这种事。

进府后,蔡婳先去了望乡园看望小玉侬,不想,她房内还挺热闹,不但猫儿在,还有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太太。

玉侬不知听老太太说了什么,笑的咯咯不停。

蔡婳知道这老人,是陈初从东京城带回的太奶奶。

如今翠鸢和长子的事有了眉目,已在猫儿做主下搬出了陈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