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二十二、我有一诺(2 / 2)

五月十五。

水发已四五日,能救的人差不多都救了回来,真阳县内两座灾民营地已收拢灾民万余。

今日搜救效率明显下降。

外出一上午,陈初所在的小队,却只寻到一名还剩了一口气的女童,救不救得活尚且不知。

下午申时,乘船经过一处凹字型的丘陵,丘陵前因地势形成一处回流湾,大量被冲到此处的尸体泡涨后,纷纷从水下浮了上来。

水面上密密麻麻飘了一层,惨白膨胀,让人头皮发麻。

恶臭弥漫数里。

随行的陈英俊趴在船帮上吐的昏天暗地,眼泪鼻涕流了一把,也不知是被呛的,还是吓的,也可能是因为痛心。

当晚,回到营地后,陈初相继收到了临府颍州、寿州的消息,情况却一个比一个不乐观。

比起至今还维持着秩序的蔡州,颍、寿两州可以用糟糕至极来形容。

颍州的消息来自四海商行当地直营店的合作伙伴,商户常德昌,其言道,五月十一夜,淮水颍河口上游二十里处溃堤,水患发生后,颍州知府当即下命府城紧闭四门,为防流民乱民窜入城中,严禁出入。

颍州治下五县具体情况不得而知,但从五月十二、十三日开始,已有大批灾民聚于城下。

五月十三,面对城下越聚越多且怨气沸腾的灾民,知府不得已寻上富户捐粮赈济。

却不想,一座泱泱府城却只募来陈粮千七百斤.......这点粮食能挡甚用。

当晚,施粥的官差刚一出城,便被饿急灾民团团围住.......灾民青壮争相抢粮,妇孺老弱多被踩踏,官差一死一失踪。

至此,颍州城内再无一人敢出,只待朝廷赈灾.......

等朝廷出手?

陈初摇摇头,又看了寿州情况。

寿州那边的信息,是军统李骡子、李科联络上漕帮在当地堂口大档头罗洪后送来的。

相比困于城中的常德昌,跑江湖的罗洪得来的消息更多偏重于城外。

寿州七县中,五县县城被淹,屯于谷水旁的厢军广效军军营于十一日凌晨,被洪水席卷而过,军士溺亡、失踪无数。

便是寿州府城也未能幸免,被及腰洪水浸泡两日后,南侧城墙坍塌了一个七八丈的口子。

当地同样没能第一时间组织任何救援安抚,据李科代笔的书信中所言:‘漂没五县,洪水泱泱,浮尸百里不绝,幸存灾民已不知官府、不知朝廷,可为一件旧衣拔刀相向、可为一把野果生死相搏。

为自保,流民氓聚,窜行乡间。

十四日消息,获丘县匪众,借机收拢流民,夜破张家圩,庄内一百七十余口中男子皆被斩杀,妇人女子被淫后,烹而食之。

淮北大乱之像已显,望都统早做准备。以免殃及蔡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