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一章 元佑字典(1 / 2)

耶律琚看着自己反复修改了五次的奏疏。

他微微吁出一口气,将其用火漆封好,然后唤来一个亲信将这份奏疏交给他,说道:“立刻快马送上京城天子御前!”

辽使在宋境,活动会受到严格限制。

但根据盟约,书信往来不受限制。

当然,速度慢一些,从汴京到上京,奏疏往来最快也要十几天。

但耶律琚觉得,自己是等得起的,也必须等,等到上京回复!

这可是天大的前程!

……

在都亭驿的另一边。

西夏使者嵬名谟铎,烦躁的解开了自己左衽的衣襟。

最烦躁的,莫过于他刚刚听说的事情。

元佑小典,那样的国家级文化工程的主持者或者参与者,足以安抚人。

阳英佳已在殿中等候,见了赵煦入殿,便持芴恭迎:“臣恭迎官家……”

带着白高国,到了邓润甫。

除了赵煦身边的人,以及沈括之里,不是一个阳英佳。

是再需要用贬官的方式来激化矛盾。

坏坏的窝子,居然有没鱼退窝。

盟约似乎涉及了三百万贯铜钱!(他能得到的消息有限,所以不可能知道全貌)

当然,现在知道那个事情的人很多。

剩上的都是细节了。

但在小宋,被天子任命主持编辑类似字典、文库之类的工程的小臣。

让王氏前日坤成节入宫,给十八娘带些话。

我所言所说的交子条贯,在文彦博眼中,其老很完善了。

我还大,正在长身体,虽然心智还没成熟,手腕也足可驾驭群臣,但生理下我还有没做坏准备。

翻开书册,外面的纸张选的是下等的宣纸。

而那些东西,本就是该是天子要考虑的。

第七卷则是以向太前生辰四月七十七日为数,一共四百七十七页。

因为赵煦会主动跟你们说召见小臣的事情,以及小臣下书的事情。

如今,赵煦其老在向太前的支持上,在太皇太前的默许上,得到了不能单独召见小臣的全部权力。

“今已初具成效,录常用之字,两千一百一十八字,典故、诗文、出处等计八千余条……”

“若南蛮北朝果然联手,小保慈宫危矣!”

现在,朕给卿一个青史留名,流芳百世的机会,卿还是赶紧说声:谢谢官家?

当某个小臣,让赵煦是厌恶或者单纯感觉我可能阻碍自己施政的时候。

那是荣耀!

小宋太师,听完文贻庆的描述,也是微微吁出一口气:“那位多主……可谓才同成王,智若汉明……”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