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与上面的说法相悖,作为村支书,他心里又多少有些胆虚。
“老哥,这事儿上面是有明确说法的,不能干。
村里应该是可以养猪的,多养几头不就行了?”
李胜利清楚的知道现在是六五年,赵满奎想要家家户户都养猪。
这个想法是很不错的,也能带着全村人致富,至于行不行,李胜利只能说一句很刑。
这位致富带头人,碰上接下来的风雨,只怕会死的很惨。
“兄弟,村里养猪是有计划的,这不今年的出栏量,乡里就给了十五头。
猪是不愁卖的,就是不怎么敢多养。
上面查的严,村里的猪圈,多养个十头八头的,还能说是怕碰上猪病。
咱们村一百零三户人家,一多半的人都想养猪。
二十多头,跟五六十头,差了一大半,是个有眼的就能看明白。”
猪是大牲口里的稀罕物,要的多养的少,养多少全看乡里的计划。
这也是赵满奎不理解的地方,本来多养几头猪,就能带着全村人过上好日子。
可乡里就是不让养,一切都按计划来,如果能放开了养。
赵满奎别的不敢保证,两三年的时间,让村里家家户户都有三大件是没问题的。
“老哥,变通一下也不是不行。
你看村里的渔网就放在地窝棚里,想要偷着养猪,弄个地窝棚不就行了?”
偷着养,就是李胜利给出的办法,但他忽略了人心,在他看来有钱可赚,大家伙还不得一起上啊?
“这不行,村里人多,有人想养,但有人嫌脏不想养。
偷着养了,到时候卖了钱,万一那些不养的眼红,这事儿就大了。”
不患寡而患不均,这是到哪都有的实际情况,赵满奎这么一说,李胜利也就知道了问题的关键点在哪。
“这个简单,老哥,咱们村里有互助组一说吧?”
对于这事儿,李胜利还是有点发言权的,当年做扶贫的医疗援助,他听人说起过。
“有,这是上面大力提倡的,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嘛!
兄弟,这里有什么说道?”
李胜利的说法,让赵满奎也摸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只是心里还有些模糊罢了。
“不想养的无非嫌脏、嫌累。
想养的就是想多赚钱。
事情要顺利的进行,就要堵上所有人的嘴。
让想养的养猪,让不想养的得利,只能这么做了。
在村里建上互助组,一个想养的农户,带上几个不想养的。
养猪的负责出场地、出力气,不想养的负责出饲料,到时候两两得利,这事儿就能瞒得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