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好大儿能跟李副厂长侃侃而谈,确实刷新了李老爹的世界观。
儿子的本事不错,许多话,李老爹都听不明白,但李副厂长频频点头,显然是认可了儿子的能力。
既然李副厂长都点了头,那好大儿做的事、说的话就是对的。
李老爹的学识、眼界,也就在那了,至于儿子的本事从何而来,不过是娘生爹养、祖宗福泽而已。
这边李家父子对完了茬口,李怀德那边跟赵主任也达成了一致。
李怀德只要能从居委会的地面上得到好处,那赵主任这边,不用提什么具体的要求。
轧钢厂可以支援的,不用居委会开口,李副厂长就会送来。
不能支援的,就是开了口,也有政策、法规约束的,轧钢厂跟居委会都是公家的,私人脉络的拓展,才跟现在的环境应景。
“胜利,你的正骨八法,能不能拿出来,这个咱们还得谨慎一下,就算不送到医学院、中医研究院。
也得让厂医院那边看一看的。”
能做到万人大厂的副厂长,李怀德也不是废物。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人情练达、行事谨慎,只是基础要求。
正骨八法能不能用,李胜利说了不算,李怀德说了也不算,厂医院的人说了才算。
即使将来出了事,也有厂医院背锅不是?
将兜里的废本子拿出来,李胜利也没有直接交给李怀德,而是翻出一张空白页,写了两句话。
出自乡野、普惠工农、摒弃糟粕、传承精华。
柳氏医派传人,乡野游医柳仲纶。
李胜利写的时候,李怀德上前看了一眼,不冲别的,头一句,就让正骨八法值得刊印了。
这话写的多有运动风,里面肯定还有深意,医学是李怀德不怎么了解的领域,只能回去问一下了。
第二句的乡野游医,应该也有深意,看了看俯身写字的李胜利,再看了看一脸憨实的李老爹,李怀德不由得再次点头。
这父子俩,老的沉稳,小的锐疾,可惜小的不能为他所用,冲锋在前。
“厂长,这就是我师门传的正骨八法。
典籍不在了,只是口口相传,家里条件有限,本子破旧了一些,但写的东西还是值得一看的。”
接过李胜利的废本子,李怀德眼前又是一亮,这小子成啊。
事事都算在了前面,李怀德可不相信,堂堂轧钢厂的工人家庭,连张好纸都买不起。
一个月三十多的工资,都买不起孩子学习的纸本,那一个工分一毛二的农村,就别活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