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大锅煮药(下)(2 / 2)

李胜利开了口,海爷只能遗憾的咂咂嘴,这真是可惜了。

大方向定好,剩下的就是李胜利教赵满奎了。

说的过程之中,李胜利也知道了赵支书骑打副乡长的始末,无非就是男人那点事儿。

洼里有个懒汉媳妇,岁数虽说有点,但依然白净肉乎,乡里下来的副乡长,经不住娘们拿捏,也就着了道。

可干部的工资虽多,也经不住懒汉媳妇的零敲碎打,你情我愿的事,到最后就变成了仗势欺人。

懒汉媳妇哪会怕这个,带上支书赵满奎去公社一闹,本就理亏的副乡长口出恶言。

赵满奎也不惯他毛病,按在公社大院里就是一顿臭揍。

这事儿,赵满奎算是有理的一方,又没得罪太多的人,在李胜利看来还是可以挽救一番的。

大致将一些撒泼耍横的路数,说给了老哥赵满奎,海爷跟马凤兰也做了补充,事情就算是运筹帷幄了。

有了章程,两夫妻也不犹豫,直接去牲口棚套了车,一路就奔公社去了。

李胜利这边看看时间,还不到饭点,也就回了洼里的卫生所,自己的医务室。

费力的打开药屉,检查了一下公社送来的药材,质量自然比不上同仁堂的,但也不是陈年旧货。

在药材上,公社没打多大的折扣,就是人参不怎么成,看形体应该是园参,这样药效就要打折扣了。

但大锅煮药本就影响药效,除了有些药材会跟铁锅反应的常识之外。

还有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因素在里面,砂锅熬药只是一剂,各种药材多不过两,药性、药效也是书中有记载的。

单种药材到了几斤,原有的君臣佐使,药性互相遏制、辅助,还好不好用,不仅李胜利不清楚,许多医药大家也不清楚。

即便有科学的检测方法,一罐药跟一锅药的有效成分一样,用到病人身上的药效也可能是大有不同的。

这就是中医没法讲道理的地方,别说病人跟病家,就是李胜利都觉得玄乎且邪乎。

其实说千道万,还是后辈人无能,不熟药性而已。

这问题其实也好解决,拿着患者试药就好,施药之后辨脉辨症,再辅以增减加味,也能算是大差不差的手段了。

与西药用有效成分广谱抗菌消炎来对比,不管是中药汤剂还是成药,在广谱一项上,差的都不是一点半点。

因为两者针对的目标不同,西药针对的是病菌,目标明确,结果直观。

而中医针对的是人体的五气平衡,不说一人一个样,但一村人是很难一个样的。

大锅煮药,出发点就被定死了,只能大差不差的兼顾,想要一锅大药治全村,这活儿,大医家来了也得挠破头皮。

好在李胜利准备煮的是补益剂,要是防疫、治疫用的药,他就不敢上手了。

想要一下抓准大锅煮药的药性,非是大医家不成的,防疫那是与时间赛跑,不会给你施药辨症、辨症施药的时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