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了一看,李胜利不由的有些牙碜,这一排房子是建在青石基座上的,前面出了近两米的厦子。
支撑厦子的木柱,下面也垫了石鼓状的柱础,在李胜利的印象中,这种配置,大多出现在寺庙之中。
见赵彩霞在对钥匙开锁,李胜利就围着房子的一边,转了半圈。
老村部的房子,不算前出的厦子,也比正常的房子宽出至少两米,算上厦子,至少宽了四五米。
房檐也比正常的房子低的多,一般的正房,房檐的高度差不多在三米左右。
洼里老村部的后房檐,也就两米多高,跟前面厦子的高度相仿。
因为屋檐低,李胜利也能看清房盖的大体构造,最底层是常见的底瓦、筒瓦构造,上面铺了差不多十公分的山草,最上面一层才是夹着贝壳灰浆的海草,
海爷说是看水洼的房子,李胜利却觉得这是御医王家的家庙。
守墓倒还罢了,家庙可不兴住,万一惹了哪路神佛,倒霉都不知道因为啥。
心里带着腻歪转到了老村部的前门,赵彩霞已经打开了屋门。
因为是大队的财产,老屋基本保持了原状,里外中三层的木门,好像也很有讲究。
外面是实木的外开门,中门是正常的花格门,里面的一道内开门,厚有一拃,两边的墙上还有上下两层八个插门栓的方型铁环。
与铁环配套的门栓,早已不知去处,屋里的窗户,前大后小,也是跟正门一样,里外中三套,另外在花窗的外面,还加了两指粗的铁条。
看了看屋子的防盗抢结构,再看了看屋里的大致布置,又跟海爷说的差不多,像是个湖边的别院。
清末民国倒是流行过一阵中西合璧,可洼里老村部的房子,怎么看也跟国外的度假房不合辙。
踩了踩地面光滑的青石,李胜利觉得这处房产建造的年代应该不是清末民国时期,应该更早一些。
这些疑问不是病症,可以通过望闻问切去了解,只能回去之后问下海爷了。
或是等柳爷来了,问他一下。
因为洼里的新村部足够大,这边的老村部也没堆放什么杂物,算是挺干净的房子。
屋里家具床榻一概没有,只是青石地面,显得屋里有些森冷。
开了中间三个屋门之后,李胜利也大概了解了房子的结构。
中间这几个门,都是一个门管三间房,像民居多过像家庙。
两侧的房子,有的是两间一个门,有的是一间一个门,这一长溜的房子,还真是有些别院的味道。
房子的用途未知,李胜利心里就是腻歪,出了屋子,转着看了一下原来的墙基,差不多一米厚的样子,应该也是兼具防盗抢功能的。
房屋的质量没的说,大小也完全够用,只是用途未明,如果是守墓的房子,李胜利多少还能忍一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