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想想。
还是算了吧。
就让这位不知名古国的穆侯成为一个永远的传说吧。
........
这个时候。
业务部的骨干侯明凑了过来。
好奇的问道。
“厂长,为什么你谈合作就这么轻松,给我们传授些经验呗。”
曹卫东从思绪中回过神来。
他刚好也有意培养下这些人,于是边走边说。
“你们不要把合作这件事想的那么难,真正良性的合作,一定是我刚好有,而你正好缺。”
“我们在寻求合作的时候,一定要找到对方的需求点。”
侯明疑惑的问道。
“可是我们要怎么去寻求到需求呢?”
曹卫东侃侃而谈。
“首先你们要知道需求指的是什么。”
“有些是客观的需求,有些是主观的需求,还有一些需求不明确,需要我们去创造。”
曹卫东解释了几句。
看到几人疑惑的目光。
他以自己刚才的经历举例说明。
“就比如我刚才在跟田经理谈合作的过程中,他其实对我们的产品没有明确的需求,但我提到,咱们的产品在其他县的百货商城和供销社上架售卖。”
“这固然是假的,但田经理不知道。”
“他会觉得,我们的产品非常流行,其他县的老百姓都能从当地的供销社或百货商城买到,而他们就没有.......”
“人有我无,这就产生需求了。”
这个时代的商店为什么那么牛气?
其实就是因为物资贵乏,老百姓在别的地方根本就买不到。
但是,每个县城,甚至每个省市之间,商店和供销社之间其实也有攀比的。
要是这个县城的商店的商品缺少,当地的百姓要去别的县城购买。
久而久之。
就会给人一种这里不如别处的感觉。
这对田经理来说。
是非常难以接受的。
而且供销社是属于县里的财产。
这个问题就可大可小了。
往小了说,只不过是一次决策失策。
而往大了说,就属于政治错误了。
经过曹卫东这番深入浅出的解释,几个人忙不迭的点头,感觉受益匪浅。
他们对曹卫东的好感度已经提升到崇拜。
并且彻底沦为死忠粉了.......
真也不知道人家是怎么想出来的。
道理一套接一套,方法一个跟一个。
按照曹卫东教的方法去办,绝对无往不利。
徐爱国这时候提问。
“厂长,要是对方还不答应,我们应该怎么办啊?”
曹卫东笑道。
“这种情况也好办。”
“你们要先去了解对方拒绝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再对症下药。”
“如果对方拒绝的原因是我们可以解决的,那就去试着解决这个问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