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从谨身殿出来,大概是天气不错,朱佑樘并未乘坐御撵,此时听箫敬如此说,他脚步突然停了下来。
他有些兴趣的问道:“克恭,你这说法,似乎不对啊!”
萧敬越发感觉皇帝陛下有些变了,连他的字都叫上了,变的没有往日那般好琢磨,他飞快的整理措辞之后才以轻缓语气道:“陛下,寿宁伯行事越发的堂皇大气,做事有礼有节,只是,或许不那么太好让人接受,若是按着一般人的看法,大致会觉着他,合乎礼法,但不合情理!”
本来萧敬是想回避此事的,他料想此番上朝后,定会有人拿此来做文章,包括户部的刘大夏和督查院,都有可能。但陛下放着东厂的人不问,问了他,他一时间不太好分辨陛下的意思。因而,只能先规规矩矩的按着想法来回答。
“合乎礼法,但不合情理!”
闻言,朱祐樘重新启动脚步,几乎呢喃着重复了一遍。
几名随身内侍心中皆是暗自嘀咕,其实有关寿宁伯的事,他们早猜到皇帝不会对寿宁伯如何。
以往就算是张鹤龄犯事、理亏,皇帝都会偏向张鹤龄,更何况是合乎礼法之事。但打士子,和户部闹矛盾,毕竟不是小事,他们不确定皇帝和大臣之间,最后能谈个什么结果。
萧敬犹豫了一下,打算说个两句,这也是昨夜有重臣拜托他之事。但此时,他觉着,必须咽下,不能再有丝毫表露立场倾向的话了。
奉天门越来越近,几名内侍皆是小心的伺候在朱佑樘身边。
临到奉天门,眼看着奉天门前的依稀人影,他们再次听到朱佑樘的呢喃声。
“朕很想知道,今日朝堂上,朝中的大臣们,会是如何说法,会不会再来个群情愤愤,请诛奸佞……”
几名内侍皆是偷偷打量了皇帝的神色,突然感觉很微妙,很古怪,也很复杂。
以往皇帝不分青红皂白的袒护张家兄弟,因此没少受大臣们的“劝诫”,也没少让步妥协。如今张家兄弟不闹以前那般的事了,张鹤龄当了官,可才几天,便打了好几回文人、文臣。
便在昨日,群臣们又是取得了一次胜利,可其实对张鹤龄而言,是不赢不输,但皇帝大致是憋屈和生气的吧,那今日准备去朝堂上看什么?
……
奉天门。
如同往日一般的奏对、议事。
朱佑樘面无表情的不时嗯一声,哦一声,既似认真,又似淡漠。
一个个重臣出班秉奏了已是商议好的公事,直到朝议即将结束,朱祐樘所期待的看朝臣如何的事没有发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