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突如其来的社死(2 / 2)

二舅妈(花开富贵):截图.jpg

陈金傻眼了,里面竟然是她刚刚跟方丈的对话!

“大外甥,我刚跟方丈确认了一遍,你这种情况跟熬夜关系不大,主要是肾虚。”

“方丈说‘肾虚则百病’,要正视自己的病情,不要讳疾忌医。还说只要你坚持锻炼身体,是有希望重振雄风的。认真脸。”

陈金:还TM治什么病啊,我都透透的了!

大姨:“这么好的大小伙子,不行谈个对象吧。”

“@全体成员,咱家猪要拱白菜了,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身边有合适的白菜,可以介绍一下。”

完了,彻底没救了。

下山的路上,陈金的心里想过一万多种可能性。

连去东南亚的想法都有了。

相比这个,嘎腰子算不上什么大事~

但其实他知道,群里的家人没有什么恶意,大家都是看着陈金长大的,在她们眼里陈金就是个小屁孩。

这事最多被嘲笑一个月?还是一年?

别TM自欺欺人了,一辈子都抹不掉。

呜呜呜~

……

陈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下的山,可惜没有摔死在山上。

抬头看看日头,竟然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中午。

于是便找了个小馆子,点了碗担担面。

不一会儿,面端了上来。

爽滑的面条,浇上鲜亮的臊子,卤汁酥软,香气扑鼻。

看到这还能说啥?化悲痛为力量呗。

陈金是边吃边流泪:还是家乡的面好吃!

一口气干完,外加三瓣蒜。

之前的坏心情,也一扫而光。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坐上了回家的公交车。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

透过车窗,是春天的画卷。

不过十几分钟的路程,已经让人大饱眼福。

下车后,陈金并没有着急回家,而是突发奇想朝对面的山头走去。

这座山很圆,就像一个倒扣的坛子,所以被称为‘坛子山’。

相传轩辕黄帝时有宁封子,居青城山修道,曾向黄帝传授御风云的“龙跻之术”,黄帝筑坛拜其为“五岳丈人”,所以青城山也叫丈人山。

而当时的祭坛就化作了坛子山。

坛子山也属于青城山脉,海拔足有五六百米。

算是景区之外,最高的山脉了。

老话说‘高山出好茶’,山上阳光漫射、雨水充足,土壤偏酸性,是天然种茶的好地方。

陈家自陈金爷爷那一辈开始就在坛子山上种茶。

由于先发优势,所以陈家的茶园位置最好,规模也是最大。

改革开放那几年后,茶叶市场飞涨,带动了全村的种茶热潮,之后茶叶便成了当地的重要经济支柱。

到了陈金父亲这一代,大伯去了蓉城发展,茶园也就全落在了陈金老汉陈向阳的身上。

即便后来茶叶市场急转直下,不少人打了退堂鼓,陈向阳也紧咬牙关,没有放弃。

顺着山道往上,地势逐渐抬升。

山上的茶树都抽出了嫩芽,漫山大地一片新绿。

因为茶树喜欢阳光,所以山上并没有种植任何高大的乔木。

两面的茶树,只到成人腰间,郁郁葱葱,夹道欢迎。

站在山顶居高临下,可以将春色尽收眼底。喜欢听劝后,我直播修仙请大家收藏:()听劝后,我直播修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