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的这些放在后世不算什么,但现在杨厂长他们却基本上不会有这样的想法。
王主任神情一振,却是一眼就看出其中的意义——兄弟单位的肯定也是成绩和荣耀,也有利于上级对街道办的评价。
她不在意杨厂长他们拿出来的物质,却重视街道办的荣誉。
“老杨他们真的是,知恩图报都不知道,这点小事都做不好,看我一会儿怎么说他!”
恢复了一下情绪,她又看向刘平,问道:“那些奖励呢?”
刘平笑道:“那啥,我的可以给多点,但街道办其他人也得有。”
“臭小子!”
王主任有些宠溺的看了刘平一眼:“行,我知道了,你去干活吧。”
她丝毫不觉得刘平“贪婪”,因为原本杨厂长他们只给刘平一人奖励的,现在他还替街道办所有的人争取了好处——虽然需要她去谈,但轧钢厂家大业大,只要理由充分,让他们拿点东西并不算什么事。
刘平答应一声,又过去拿起暖壶给她茶缸里续上水。
王主任一边想着一会儿该怎样跟杨厂长说,一边又随意的絮叨道:“平安,以后一定不能放弃学习。你记住,你能这么小就能有自己的自行车,都是靠你学到的知识得来的——但也骑自行车的时候也要注意,别撞了别人,也别摔着自己。”
刘平听她说完,笑道:“王主任,这辆自行车能拿下来的话,我准备给我大爷骑。”
王主任抬头看向他:“给他骑?”
刘平点头道:“嗯。他上班的地方比我远,岁数也大了,比我更需要。”
王主任眼神不由柔和下来,然后感慨道:“老易……能有你这个干儿子,他是个有福的!”
刘平笑着摸了摸头,然后指了指外面,道:“王主任,我出去干活去了,您有事再叫我啊。”
王主任温和的道:“去吧。”
目送刘平走出去,她脸色一正,以曾经的“战斗状态”,伸手摸向了锁在木盒里的电话。
过了一会儿,她面带笑容的走了出来,把大家叫到一起开了一个简短的会。
“今天的事大家应该也知道了,咱们前天和轧钢厂联合开展的活动登上了《京城日报》,杨厂长他们很高兴,刚才打电话过来,说要奖励刘平,但刘平没有忘了大家,给大家一并争取了好处,一会儿每人能分到豆油一斤、白面三斤、红糖半斤,木耳和粉条各三两……”
不等她说完,众人就欢呼起来,要知道,以豆油为例,每个人每月的定量最多才半斤,一般也就二三两,这次要来的物资甚至比每年评的先进四合院的奖励还要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