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燕京大学】(2 / 2)

艺术人生 后来者 1075 字 2023-08-04

什么后现代的主导风格就是反讽或戏仿?

现代语言的颠覆!

什么这部电影浓缩了一个男人的一生,主题就是无奈。

还有什么《大话西游》为代表的大众文化被电影评论家说是“媚俗“,这都是大众文化的强烈否定态度。

还有《大话西游》是人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发挥的极至。无论是从电影的内容,还是形式,包括对白都含有年轻一代的不受约束,自由张扬的个性特征。

……

本来一部烂片,居然摇身一变成了有思想,有深度的文艺电影,这让如冯依依这般自诩为文艺片导演的人脸疼得厉害。

现在《大话西游》很火,变得有深度,有内涵,网上铺天盖地都是赞美,电影成为一个文化现象,文化符号,这样的事就算是那些被打了脸的评论家再骂《大话西游》是烂片也没有人会相信,只会惹人笑话,这时候不说掉转头吹捧,也要低调些。

电影被很多人追捧,喜欢,观众疯狂地迷恋,跑到电影院一遍又一遍地贡献票房,然后在网上和志同道合的人聊《大话西游》,心里总有一股克制不住的欲望,想要和知己一诉内心纷乱的思绪。

或许就像网友说的,《大话西游》火热的最根本原因,可能不在于这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而在于它让这么多人可以一起做同一件事情。

这部电影贡献了一大群人沟通的话题和方式,它形成了一种“场”,使这些人获得互相交往产生的快乐与满足。

现在,《大话西游》这部电影的确是贡献了一大群人沟通的话题。

要不然刚刚结束《与你有约》节目录制的白熠,就不会坐飞机赶回燕京。

因为他的母校,文学气息浓郁的燕京大学特意向他发出邀请,邀请他这位知名校友来校演讲。其实也是因为现下正火的一个文化符号《大话西游》。

《大话西游》成为现下的文化符号,自然也就意味着近期报刊杂志上的文章,不少标题都冠有“月光宝盒”、“大话西游”等字眼。

不少文人学者也把这部影片论称为最具中国文化背景的电影和最为经典的中国爱情影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