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中华盛世(2 / 2)

自此,再无南倭北虏,张居正一手推隆庆坐上龙椅,一手扭转内政的窘迫,一手威逼百年大敌称臣,于皇帝,有登基之功;于百姓,有富足之功;于国家,有灭敌之攻。立下三重大功,不过两年时间。

历史总是公平的,在被大明第一奸相严嵩祸害之后,经过短暂的调整,迎来了大明第一能相。

一荣俱荣,盛世总会更盛。苔湾引入的土豆、玉米等农作物涌入内陆,贫地山地皆可耕种,亩产稳定,无南倭无北虏无内乱,国泰民安盛况之下,中华人口迎来了一次史无前例的爆炸,大航海时代的利好,终于轮到了中华。

盛世之下,隆庆又封东海王为四海王,统御四海,征疆卫国,公爵之位,世袭居之。

至此,除四海王发行“中华币”外,双方所有的矛盾都化为利好,即便每年依然有数十万百姓投靠四海王,但对于数百万出生量的明廷来说,也不过九牛一毛。

四海王杨长帆坐镇苔湾府,两年之内南征北战,吞飞龙国,于南洋占新加坡,更名“新威海”,垄南洋东西方贸易之利。

美洲,四海王除占秘鲁银矿,由东太平洋公司疯狂掘银之外,再无与西班牙人正面交战,只专心开辟北美新浙江。北美西岸,新苏州淘金大热,移民充盈,带动其余工业发展,王府借势扩张,先后拓建新绍兴,新宁波、新温州几座府城,大肆推广种植香蕉、棉花、玉米等作物,民间也于当地建立公司工厂,制棉制丝,不仅向西班牙人出口,甚至会反哺东海。

百业俱兴之下,海外的政治理念同样会折射回内陆,以张居正为首的内阁总会集思广益,与隆庆共同分析商议四海王府的各类举措,甚至会定期派出学士官员出海“监政”。当然,名为监政,实为学政,旨在把这些奇技淫巧之中的真知灼见吸纳回来。

中华民族的迅猛崛起,也粗暴地压榨了两大海洋帝国最后的生存空间,葡萄牙引以为傲的东洋花园沦为失土,西班牙自恃金银充盈在欧洲疯狂树敌,此时随着荷兰、英国、法国的强大,比利亚两国在欧洲同样开始经受失败。

欧洲新贵荷兰在这样的势头下成功独立,英国“占上风口”的海战策略与更为灵活的新盖伦船则帮助他们以少胜多,战胜了西班牙“无敌舰队”最后的武装力量,两个时代的宠儿正虎视眈眈,伺机向四海发力。

至于杨长帆,则彻底投入了“奇技淫巧”之中。

“嘭!!”

苔湾科学院,实验室中的可怜气缸承受不住压力,又一次爆炸。

杨长帆与几位学者工匠,无奈地凑上前去,看着一堆废金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