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等着打脸(2 / 2)

东厂督公 碑塔城主 1085 字 2023-08-04

作为明代历史的爱好者,秦书淮自然对己巳之变前后,后金与大明军队的动向了如指掌。不过考虑到这个世界毕竟和原先的世界有区别,而且自己从诸多史料中掌握的细节也未必全对,所以也只好说个大概。当然,他本来也不能说太细,说太细的话崇祯就得怀疑他是如何得知的,要知道这是在明朝,又没有卫星,关外的事情很多连朝廷都未必知道。

崇祯听完,却只是不咸不淡地说道,“你说的这些,朕都知道。不过,事情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复杂。我看,还是孙老师跟你说说吧,省的你一直牵肠挂肚的。”

孙承宗淡淡一笑,说道,“书淮小友对天下局势确实洞察非凡。不过,却还是只见其表而不知内里。”

秦书淮无奈地叹了口气,静静地看着孙承宗展示他的谜之自信,心里却想着过几日他被啪啪打脸时会是什么场景。

孙承宗继续道,“如今贼夷初定蒙.古、察哈尔诸部,根基未稳,又时值入冬,关外已大雪封道,行军不便,自然是要屯大军于蒙.古了,一是为稳定局势,巩固胜果,二是为躲避大雪,这是应有之意,书淮小友过度揣测了。”

秦书淮反驳道,“孙阁老说的是屯大军于蒙.古,而我说的是他们现在屯大军于喀喇沁一带,那里离我大安口、龙井关、喜峰口等要隘才多少里地?强行军的话,三天足以抵达!”

孙承宗又是一笑,道,“书淮小友当真多虑矣。如今蒙.古虽是初定,却仍有不少反抗的部落,且已归顺的部落又与后金贼夷矛盾重重,试问若是贼夷入关,蒙.古各部又反叛,封住了贼夷退路,当如何?”

秦书淮道,“孙阁老岂非说我大明国运,还要寄希望于外族人之手?那我请教阁老,若是蒙.古诸部也想跟着贼夷进入中原抢掠一番呢?臭味相投之下他们若组成联军,当如何?”

孙承宗道,“无妨。只要他们入关,必将为大雪严寒阻塞关外至关内的道路,到时他们劳师远征,后勤不继,而援兵又不可至,或被我勤王之师一举歼灭,或自行退去,二取其一而已。”

应该说,孙承宗的分析是符合史实的。历史上,后金虽然前期所向披靡,但确实因为种种原因打不起持久战、消耗战,最后主动退去。

不过,孙承宗应该料想不到,后金一旦入关,便会在关内肆虐长达四五个月之久。这四五个月里,不仅劫掠了明朝大量的财富,也基本耗尽了大明最后一丝元气。

秦书淮摇头苦笑,却不再多说。

崇祯见秦书淮沉默,又道,“书淮,朕知道你是在为大明着想。说实话,朕又何尝不知道长城军备废弛,军士懈怠?”

说着,崇祯站了起来,语气越发沉重地说道,“朕现在恨不得跑去长城、跑去辽东、跑去甘.肃、陕.西,做一个统兵的将领,一地一城地整顿军备!朕恨不得要检阅下全大明的军队,看看这天下到底有多少能战的将士,又有多少是拿着朕的俸禄吃空饷、混日子的!可是,朕不能这么做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