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兰遮城,处在一个反向“L”型海湾的底部,城池不大,也就一平方公里左右。
由于荷兰人占领这里并不是很久,而且当时的荷兰还没有完全从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中独立出来,以致东印度公司的财力没那么雄厚,所以此时的热兰遮城大都是用便宜的山土拌灰,外加就地取材的部分磊石筑城,远远没有历史上郑成功攻打时的坚固(后来热兰遮城才经过两次加固和扩建)。
可以说,热兰遮城在当时只是一般民居的牢固度,那么按照现代人的标准来看,完全就是豆腐渣工程。
进攻热兰遮城,最大的阻碍在于荷兰人围着海湾建立了八十多个炮点,装备了清一色的岸防加农炮——一种和红夷大炮同等级的大炮。
此外,港口之内还有七条盖伦舰、一条施密堡级大型战舰,以及二十余条中小战舰。其中施密堡级大型战舰和明军战列舰同一等级,而七条盖伦舰差不多只有明军战列舰的一半大。
不过,这八条战舰装的也是红夷大炮同等级的重型加农炮。
但尽管如此,防守热兰遮城的荷兰人依旧没有丝毫把握。
第二天天蒙蒙亮,郑芝龙派了条小船,载着几个荷兰人登上了热兰遮城。
这几个荷兰人就是被郑芝龙俘获的那两条船上的船员,他们的使命就是传达郑芝龙的通牒,要求荷兰人于三日内全数撤出热兰遮城,否则明军舰队将开进海湾,对其实施毁灭性打击。
话说郑成功明明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又给荷兰人撤出的时间呢?
他当然是在下更大的一盘棋。
因为热兰遮城和赤嵌城是荷兰维持远东贸易的重要据点,如果失去这两个据点,那么从日本到南洋的航线就会被一分为二,荷兰人不但再也撑不起一条完整的黄金航线,而且他们的船只以后想跟大明、日本、朝鲜贸易,就必须胆战心惊了——要么随时被击沉,要么被课以重税。
另外,刚刚组建不久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东藩的这两个城池可是花了巨资的,如果就这么轻易丢掉,恐怕很难跟国内的股东交代。
郑成功早点与荷兰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打过很多交道,对这些都了如指掌。
所以,他认为荷兰人一定会背水一战。
而荷兰人如果想背水一战,必然会带上防守赤嵌城的舰队,以及海盗刘香的舰队——刘香的主力就在魍港,这原先是郑芝龙的地盘,郑芝龙退出后荷兰人为了交好刘香,主动把魍港让给了他。
而魍港也在东藩南部,和热兰遮城不远,如果荷兰人邀约刘香,三天时间就够了。
这就是郑芝龙下的大棋,他要把荷兰人和刘香都吸引过来,一次性解决,省的以后在海上到处去找——尤其是刘香这种海盗,满世界乱窜的,要找到他还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