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我大明又非大宋,你大清又非金国,何来纳岁币一说,尔等既为子国,就得有孝敬父亲之心,每年当继续朝贡,且比往年还得加五倍才好;
对于辽东之地,毛文龙和袁崇焕所控制之区本就是我大明之地,何谈归还一说,要说到地盘,我大明陛下只允诺辽河以北之地为尔等生存之地,却为何迟迟不还海州卫以南之半岛!”
多尔衮没想到明廷居然是这样的要求,这简直就跟皇太极要求的大相径庭。
所以,他想也没想就直接拍了桌子,喝道:“不行!你们未免欺人太甚,海州卫以南三十余城皆是我等辛辛苦苦打下了的基业,你们若想要,打回去便是!”
杨嗣昌这时候不等温体仁反应,也跟着拍起了桌子:“别以为我大明不敢,实话告诉尔等,现在我大明皇帝陛下已募兵二十余万,且都按照禁卫军之规格训练,若尔等执迷不悟,一心要与我大明作对,好啊,我杨某敢保证,不出半年,这二十余万精锐之师不但能将海州卫以南的四十余城收复,也能将沈0阳、赫图阿拉等地收回!”
“你们!”
多尔衮气急败坏地坐回在了椅子上:“你们简直欺人太甚!”
温体仁见此也只好重新站了起来,道:“好了,好了,既然是和谈,就不要这么剑拔弩张的,我们既然都各自提出了自己这边的要求,那下面就开始一项接着一项的谈,不过,我看着这样子,大家今日都没什么好心情,索性就等到明天再谈第一项,即两国到底是兄弟之盟还是父子之国。”
温体仁这么一说,杨嗣昌直接就拂袖而去。
而多尔衮等也是怒气冲冲的离开了谈判的大堂。
几天后,在紫禁城的朱由校此时也收到了温体仁派人快马送回来的报告,就不由得笑道:“很好,这个杨嗣昌,还真有胆略,敢和多尔衮直接对吼,这才是我大明臣僚的威风,而这个温体仁也算是绵里藏针,此次和谈不愁没效果,传命二人,继续和鞑子周旋下去,鞑子现在急于达成和解,然后后开通贸易解决其粮荒问题,而我们就一直拖着,逼着他先妥协。”
许显纯听后便应声退了出去。
而蓟州这边,温体仁等与多尔衮等都不肯让步,所以一时间也果真僵持了下来。
大明这边依旧是不着急,温体仁干脆还与当地的乡绅诗词唱和了起来,丝毫没有将和谈的正事放在心上。
而杨嗣昌也与黄得功等去了军营考察,似乎也忘了他这次来是来和谈不是来替朝廷安抚边军士兵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