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大明政治与基础教育改革设想(2 / 2)

一般情况下,朱由校不会骤然将自己一拍脑袋想到的东西就丢给内阁或者六部去执行,因为这样很多时候都会遭到守旧派的强烈反对,甚至还有一些革新派的反对,而朱由校也会因为准备不充分而不具备说服力。

所以,朱由校宁愿先把自己的想法给张嫣提。

张嫣不关注朝堂也恪守着后宫不得干政的铁律而不会提出反对或支持的意见,她更多的时候是充当着朱由校的一个倾听者,倾听者朱由校给她描述大明的未来。

“吏部也不应该统属于内阁之下,他管着天下官吏的升降,管控吏部就等于管控天下官吏的任命权,这个权力必须控制在朕自己手里。

礼部当只负责祭祀与宣传教化,当单独成立一个学部管理教育事务,将鸿胪寺和会同馆合并为外交部,管理外藩诸国来往与事务接洽,礼部负责外交的部分也移交外交部。

然后,工部也得再分出交通部,专门负责天下道路建设,再分出水利部,管控天下治水一事,工部只负责宫殿与其他公共设施建设,军械司和皇家工程院等科研单位则从工部分离出来统属于新设立之科技部,再则户部也得分离出财政部……”

朱由校这样说着的时候,皇后张嫣不由得凑过来,挽住了朱由校的臂膀,莞尔一笑道:“陛下,照你这么分,以后是不是什么尚书侍郎就更多了,难道陛下不担心我大明机构冗杂吗,再重蹈两宋之弊?”

“爱妃提醒的极是,不过我大明倒也不必担心机构冗杂,我大明素来是急缺循吏的。

尤其是中央,自从太祖废宰相权分六部后,六部职权便加大,单单一个尚书两个侍郎明显无法统筹我大明一方面之大事,比如朕这次要让整个大明的孩童在五年之内都上成学且都得学够五年的事情,若没有一个机构专门运作此事,单就让礼部的几个尚书侍郎来,他们是忙不过来的,毕竟礼部还得忙于祭祀、科举、把控舆情等诸多职责。”

朱由校一提及普及教育的事,倒勾引起了皇后张嫣兴趣。

平民出身的她很好奇朱由校这个要让每个大明的孩子都要上够五年学的方式,便不由得问道:

“陛下,你真的要让我大明每一个孩子都能进学?不仅仅是官僚仕宦家的子弟还有平民百姓家的孩子,而且还要写进大明律里,强制要求每个家庭必须让每个孩子上够五年学?

可是事实上,不是所有的人家都能送得起孩子进学啊,也许送一两个还可,那有五六个孩子的家,要让五六个孩子进学五年,只怕整个家都会因此被拖垮了。”

见自己的皇后张嫣嘟了嘟嘴,很是俏皮可爱,朱由校便不由得在捏了捏她的香腮,然后铺开一张纸,手里拿着一只笔一边写一边说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