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德国,守时严谨什么的,听听就好(2 / 2)

旅行体验师 石涧敲冰 1165 字 2023-08-04

“你出息了,已经想要归属感了。”听着怎么这么像钱学森回国时的想法。

“真的,你不知道,八年了,我要想留,早就能留了,一直没下决心,就是越待越觉得没意思,完全融不进一个圈子里,华人圈子也就这么回事,还不如回国。”

像这位同学一样想法的华人有一些,另一些则是想尽办法留下来,留下来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女人最容易。

找个德国国籍的男人结婚,妹子找男人结婚,比男人找个德国女人结婚容易。

许多德国女人,那种莫名的刻在骨子里的骄傲,或者说是傲慢,就算当今国内的二十四孝好男人都不一定能扛得住,纯舔狗她们又未必看得上。

或者,两个中国人在德国结婚,生了孩子。

德国如今也面临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为了孩子,他们可以把孩子的父母也纳入德国的国籍。

因此,土耳其人一窝一窝的生,在难民之前,德国早就被土耳其人占领了。

“跟他们是两个世界的。”同学对祖国充满着怀念。

第二天一大早的火车,由于买票机器用的不熟,硬是没赶上前往慕尼黑的火车,顾淼只得去隔壁的亚琛逛逛,散散心。

亚琛是德国最西端的城市,位于欧洲大陆的正中央,早年日耳曼民族的一支法兰克人迁移并定居于此,后来法兰克人的查理大帝非常喜欢亚琛,将法兰克王国的首都定在这里。

在查理大帝时期,这里作为帝国的首都,是权力的中心,因而也被一些人称为“欧洲的摇蓝”。

早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之前,查理大帝为黑暗的中世纪带来了一个短暂的文化复兴时期,名为卡洛林文艺复兴。

亚琛教堂建于查理大帝加冕的公元800年,统治欧洲的时期相当于中国的中晚唐时期。

他的历史地位也如同李世民,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创立者。

前往教堂的那路上,看见景点之一:人偶喷泉。

一个有半人高的铜圆台,上面放着许多铜制小人,高处还有两个是骑马造型的。

很多小朋友跟人偶较劲,把它们扭成各种各样的造型。喷泉雕塑有几个铜制人偶,人偶的各个关节可以随意活动,游客们对于折腾它们的兴趣,不输于小朋友。

亚琛大教堂的室内装饰甚为精美,哥特式建筑中融合了大量东罗马帝国拜占庭艺术风格,体现了加洛林文艺复兴的特点。

中堂中间是一个八角形的厅,厅的正中悬挂着一只巨大的蜡烛台,是1165年间的产品。八角厅四周是一圈回廊,由八个大柱子作为连接点而被分成八个空间。

每一个空间的天花板都布满了各不相同的精美绝伦的马塞克装饰,金色的图案在昏暗的光线下仍然熠熠发光,这个回廊的上面一层也有同样精致的天花板图饰,只是空间更高,廊柱和雕栏更华丽辉煌。

大教堂最东端十六边形的唱诗班堂是1355~1414年附加的哥特式建筑,整整一面狭长通高的彩色玻璃窗非常震撼。唱诗班堂最里面正中供着查理大帝的金制遗骨龛。唱诗班堂与中庭的接口处现为教堂的祭坛。在祭坛的右上方有一个镶满巨大珍宝的镀金讲台,是皇帝弗里德里希二世在1024年左右制造的布道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