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毫不客气(2 / 2)

这十几个字可谓是一针见血,精准的道出了如今那些工人们的境遇,在黎川停下之后全场一片安静,现场也有不少的资深媒体从业者在反思。

而黎川接道:“这些70后、75后乃至80后的工人们如此拼命干活,不敢停歇,支持他们的内在动力就是为了用自己的努力给子女一个更好的教育条件,让后辈子女能够改变家族的命运,以年轻人的经验,进工厂车间和进工地都是没有任何前途的,如果再过十年、十五年,等到这批70后、75后的工人退休了,或者已经干不动了,制造业的生产车间就真的找不到人了,各个建筑地、制造业、加工业、生产基地都会出现严重的用工荒。”

“我发先绝大多数的媒体从业者只报道用工荒,只看表面现象,却不去深挖内在因由,更没有考虑未来,掌握口舌,只为点击率,我认为这不是媒体人该有的职业素养。”

又是一波淡淡的Diss,现场不少的媒体人都感觉脸上有点发烫,因为被戳中了痛点,现在冲过来采访黎川不就是因为他本身是移动中的话题焦点,在不少记者的眼里黎川是会走的头条和点击率……

媒体人怎么想黎川没有去琢磨,继续道:“现在的工厂里或一线的工地上绝大多数都是上了年纪的大龄工人,而工人正越来越少,他们因为被社会所歧视,所以更不希望他们的子女以后也像他们一样,这是源于社会上的普遍势利观念,也是我最痛恨的一点,可以想象,如果哪个年轻的男孩子说自己在厂里或者工地上班,他是会被别人轻视的,甚至是鄙视,也没有人会真正发自内心的去正眼相看的。”

“在这种社会舆论环境之下,这种社会背景之下,我想但凡有选择,年轻人都绝对不会进厂打工,那么‘工二代’去了哪里?”

“我现在可以告诉你们去了哪里,主要成为了‘工二代大学生’,他们毕业后在大城市的个个角落,怀揣梦想,但毫无希望,这个年轻群体从事最多的职业就是房产中介,亦或是各类销售员之类的岗位,这样的岗位要是年纪要是过了三十岁就难搞了,这些年轻人会焦虑,因为三十岁之后怎么办?能不焦虑吗?”

“这也是我国目前的经济困难之处,现在的技术工人,数量越来越少,年龄越来越大,我个人很早就对未来表示担忧。”

“去了解就会发现,在管理、财务、人事、销售、金融等诸多领域,大多都是清一色的年轻人,消失的‘工二代’们来到了这里,因为这些工作相对而言,似乎还比较体面,但也仅此而已。”

“因为‘工二代’也是大学毕业,而他们的父母也绝对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儿女再次进工厂车间、进一线工地,因为他们自己也觉得那地方是真的没有前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